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基礎教育開啟“智變”模式
2025-03-21 13:46:09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哇!太酷了,這個機器狗還會後空翻!”近日,南寧市第二中學青運校區操場上傳來陣陣驚嘆,一場由學校與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共同舉辦的人工智能進校園活動在此進行。

  近期,廣西各地教育系統加快人工智能教育創新實踐的步伐,各學校通過課程融合、跨學科教學及AI(人工智能)進校園活動等多元路徑,為傳統教育注入科技活力。

  如何主動擁抱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與發展?廣西教育系統已在行動。2024年初,教育部公佈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單,廣西6所學校入選。柳州鐵一中學、柳州市第八中學、南寧市位子淥小學、柳州市東環路小學、桂林市清風實驗學校、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不久後,自治區教育廳在柳州市啟動教育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設,集結這6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力量,示範引領全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高品質發展。

  從機器人編程到創新應用場景,從AI互動教學到智慧校園,如今的八桂大地,人工智能技術正重構傳統課堂教育。

  “開發AI課程、升級AI創新空間、探索AI場景應用、共創AI教育生態”——南寧市位子淥小學推出“4AI”教育行動,構建起融合本土特色的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新範式,並將AI技術深度融入教學全場景。春季開學,南寧市魯班路小學聯合壯小安應急安全科教中心則創新性推出“AI+應急救援”主題課程,師生參與到機器狗廢墟搜救、無人機投送、熱成像生命探測、智慧調度演算法等前沿技術在應急救援場景中的實際應用。這些創新的教學模式,有效打破傳統AI教育“重代碼、輕場景”的弊端,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

  在柳州,東環路小學的多門課程教學裏,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為教學帶來諸多變革與活力。語文等課程借助AI技術進行互動式教學,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鞏固記憶。信息科技教學則利用智慧教學平臺,快速識別出學生在編程邏輯、硬體連接等知識點上的薄弱環節,為教師提供詳細的學情報告。

  “學校一直致力於將人工智能教育引入課堂,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通過多元聯動、學科融合、層級推進的方式,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體系,教育教學效果良好。”該校副校長盧華介紹。

  開設人工智能相關的選修課程、組織教師參加各類人工智能教育培訓工作坊——柳州市第八中學從兩個關鍵維度入手,將人工智能引入校園,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校園。

  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重點打造“AI+科技教育”模式,在通用技術學科基礎上開發了30多個科技教育項目,逐步建立起跨學科科技素養教育課程體系。此外,學校還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如成立學生人工智能學習小組、開展項目實踐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人工智能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科學素養。

  “保持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終會有一天迎來靜待花開。”該校李玉華老師表示,通過AI賦能教育,促進學生科技創新思維的培養,會讓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中,有更廣的視野和更大的創造力,這將會獲益終身。(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李香瑩 秦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