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講述綠城動人故事 頌揚首府生態之美——廣西知名作家走進那考河采風活動舉行
那考河畔水清岸綠,春光無限好。 本報記者潘浩 攝
廣西知名作家在那考河采風。 (張友豪 攝)
探尋生態蝶變,書寫大美綠城。4月16日,由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民族文學專委會與南寧市作家協會承辦的廣西知名作家走進那考河采風活動在南寧那考河濕地公園啟動。據悉,此次廣西知名作家采風之旅為期一個半月,分為實地採訪階段和創作階段,將深度聚焦那考河的生態治理,全方位展示綠城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提升公眾對生態文明的認知與參與度,同時激發廣西本土作家的創作靈感,推動文學與生態深度融合,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文化力量。
實地採訪 作家觸摸南寧生態治理的脈動
在實地採訪中,作家們沿著那考河漫步,仿佛置身於一幅優美如詩的生態畫卷中。河面上波光粼粼,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作家們停下腳步,用筆和鏡頭記錄下眼前的美景,居民向作家們講述著那考河治理前後的巨大變化。市民吳先生是美術愛好者,“我經常來這裡寫生。那考河不僅改變了城市的面貌,更改變了居民的生活。”
作家們還實地考察了公園裏的污水處理設施等,聆聽專業技術人員介紹在治理過程中運用的新技術和攻克的難點。複雜的設備和先進的技術在娓娓道來中變得生動易懂。大家紛紛驚嘆人類智慧與自然力量能如此完美結合,也深刻體會到生態治理的艱苦與偉大。
創作交流 通過文學呈現綠城這座美麗家園
那考河的生態蝶變,實現了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現如今,南寧那考河濕地公園是市民休閒娛樂的網紅打卡點,成為南寧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
在當天的活動中,那考河再生水廠裏舉行了一場創作交流會,南寧北排公司分享了那考河治理過程中的經驗和成果。作家們與治污專家、媒體記者以及其他參會人員自由交流,進一步拓展創作思路。
南寧市作協主席丘曉蘭感慨:那考河是老南寧的記憶、新南寧的地標。如今的那考河不僅風景如畫,還集中呈現南寧在科技、人文、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她表示,首府作家對家園故事的書寫一直沒有停止,今後也將會繼續進行。南寧市作家協會正籌劃成立一個生態文學專委會,專委會的第一個集體創作項目就是書寫那考河。
“我家住在那考河畔,我很自豪。”作家陳紙透露,當年選擇在那考河附近安家,就是覺得這裡水很清、花很美,工作之餘可以在這散散步。 南寧市作協秘書長謝蓉表示,市作協多次組織采風團到那考河采風,引導作家以那考河為題材進行文學創作。
《廣西文學》副主編韋露表示,《廣西文學》策劃的“八桂風華·城記”系列,以不同的書寫角度,涵蓋各城市突出的文化元素和源遠流長的山水人文情懷,其中《南寧城記》正在籌劃中。韋露認為,那考河的生態治理實踐應該被納入南寧的城市生態文學記憶,作家們可以憑藉其犀利的洞察力,敏銳捕捉時代脈搏,以各自獨特的文學風格與創作視角,挖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所孕育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生動鮮活地講好廣西生態故事。
中國作協會員、防城港市作協主席韋佐表示,到那考河濕地公園采風,他真實地感受到了綠城的美麗蛻變。
牙韓彰、劉沛盛、常海軍、伍遷和張冰輝等作家也發表了各自的精彩觀點。
凝聚力量 描寫首府生態蝶變
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張耀民表示,開展此次“廣西知名作家釆風活動”,旨在凝聚文學力量,描寫南寧生態蝶變,講述動人故事,頌揚生態之美。
張耀民介紹,“廣西知名作家釆風活動”是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打造的重點文化品牌活動。2024年以來,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先後組織區內外知名作家走進平陸運河和大明山,創作了一批生動感人的文學作品。作家們積極投身生態題材創作,從大明山的蒼翠林海,到平陸運河的碧海藍天,再到今天有著“生態河”“幸福河”美譽的那考河,作家們不斷用筆描繪著八桂大地的生態畫卷。他希望各位作家能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文學積澱,通過故事、散文和詩歌捕捉這條“幸福河”背後的故事,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讓生態思想浸潤人們的心田。
“此次采風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學的行走,更是一次生態的思考。我們期待各位作家深入觀察,感受那考河的水清岸綠,聆聽市民的歡聲笑語,挖掘治水背後的科技與人文智慧;在創新表達上,用散文的細膩、詩歌的靈動、小説的深刻,多角度展現那考河的生態之美;同時,讓更多人通過文學作品了解廣西的生態治理成果,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張耀民説。(南寧日報記者李宗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