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區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抗旱作為農業生産的重中之重,舉全力抗旱搶耕保糧,有效緩解旱情影響。截至4月18日,全區春種農作物已播4451.82萬畝,完成春播意向的90.64%;早稻已插1101.60萬畝,完成全年任務的88.26%,全區春耕生産態勢趨於穩定。
今年以來,區本級發佈農作物旱情風險預警專題短報4期,通過農村應急廣播大喇叭播報6期春季農業生産抗旱技術措施,將氣象乾旱預報和抗旱技術措施及時送達農戶。為應對本次乾旱對農業生産造成的不利影響,各級部門累計投入各級資金8200多萬元支持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抗旱設施設備採購、打井灌溉、農田水渠修繕以及農業恢復生産等。
我區統籌部門、項目、資金、社會力量,積極調劑配備抗旱機具、設備物資,多措並舉廣辟抗旱水源,做好山塘溝邊河邊抽水、打井抽水灌溉。貴港市啟動抗旱井2574口,出動抽水設備21973台(套);田東縣投入抽水設備539台,累計提水灌溉搶移栽早稻1.01萬畝,玉米提水抗旱保苗1.40萬畝。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投入抗旱機具9.2萬台套,完成抗旱澆地166萬畝次。全區儲備救災備荒種子189萬公斤,確保及時調撥種子抗旱救災,滿足改種、補種等用種需求。
根據旱情的輕重緩急科學調度、合理分配灌溉水源,有效保障受旱區春耕生産用水。貴港市對於灌溉不到的較偏遠區域,採取機動抽水方式,在附近河道、水塘、江邊等就近抽水解決,全市水庫均按計劃放水助力春耕,共放水累計約21038萬立方米。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村屯摸排受旱和用水需求情況,開展春耕抗旱指導服務,積極分類指導採取改種、覆膜、節水灌溉等實用抗旱措施,組織農戶積極抗旱。賀州市平桂區大力宣傳推廣水稻旱直播、滴灌、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節水灌溉面積1.62萬畝,示範推廣旱優73、昱香兩優馥香佔、長粒香88號等水稻品種旱直播3000多畝。
作為中國“糖罐子”,廣西發揮制糖企業優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協同+裝備賦能”的抗旱體系,全力保障甘蔗生産。來賓市武宣縣引導博宣公司等企業推出“機井補貼+免費管網”政策,累計為蔗農鋪設管道12.3萬米,覆蓋7500畝農田,有效破解少雨缺水困局;廣西馱盧東亞糖業有限公司設立150萬元抗旱專項資金,用於購買滴灌帶、輸水管道等物資,開展技術培訓24場次,覆蓋農戶1390人次。這些舉措有效緩解了廣大蔗農的用水難題,減輕了農戶抽水灌溉的負擔。(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莫迪 通訊員譚均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