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移動以“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為傳統行業注入創新動能
2025-04-28 18:23: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近期,“具身智慧”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産業培育方案的關鍵詞並走紅出圈。據中國移動廣西公司(以下簡稱“廣西移動”)4月27日消息,廣西移動以5G+為基底,通過巡檢機器狗、智慧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物理載體,在八桂大地演繹著“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這些具備感知、決策與行動能力的智慧實體,正突破傳統服務邊界,為工業製造、應急保障、通信服務等注入創新動能。

  安全巡檢“四足精靈”無懼危險禁區

  廣西移動聯合廣西鋼鐵集團打造的“5G+AI”智慧巡檢機器狗“鐵蛋”已成新晉“安全衛士”。它依託物理實體,通過搭載攝像頭、紅外感測器等設備,能夠自主前往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危險區域進行巡檢維護。四足結構使其在複雜環境下行動靈活穩定,可輕鬆跨越斜坡、障礙物,展現出強大的具身智慧特性,在鋼鐵行業工廠的複雜環境中,機器狗“鐵蛋”能有效降低人工巡檢風險,同時憑藉5G專網實時回傳數據,提升工作效率。配備的語音互動功能,可使工作人員能通過語音指令遠程調度其巡檢路徑,實時對話獲取設備運行狀態,甚至在緊急情況下通過語音喚醒觸發異常警報。“擬人化”交互模式不僅降低了操作門檻,更實現了“身臨其境”的智慧化協作。

廣西移動以“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為傳統行業注入創新動能_fororder_1

“5G+AI”智慧巡檢機器狗勇闖危險區 攝影 李德毅

  在防城港海關監管現場,5G智慧巡查機器狗和5G雲地面巡檢機器人,更展現出“十八般武藝”,成為海關人員的得力助手。它們憑藉高機動性和集成感測器,在前端自主執行伽馬劑量率監測、核素識別及貨物圖像採集等任務,並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數據至末端平臺,實現了遠程精準操控與信息收集,不僅有效規避礦産品中潛在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固體廢物對海關查驗人員構成的安全威脅,還顯著提升了檢測效率與準確性。這些“鋼鐵哨兵”用科技之軀,在複雜工業場景中織就智慧安全網。

廣西移動以“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為傳統行業注入創新動能_fororder_2

5G智慧巡查機器狗成為了海關好幫手 攝影 陳永欣

  智慧服務“具身交互”重構體驗維度

  玉林心級服務旗艦店裏,導視機器人“心心”正用“具身化”服務溫暖人心,憨萌可愛的機身搭載多模態交互系統,不僅能精準導覽,帶領顧客在店內進行參觀解答顧客提出的各類問題,還能對顧客表示關懷並引導顧客完成業務辦理流程。這樣“有溫度”的智慧服務,讓科技不再冰冷,也讓便捷觸手可及。

廣西移動以“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為傳統行業注入創新動能_fororder_3

智慧機器人“心心”正在為顧客答疑解惑 攝影 黎曼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小巧的無人機化身“空中攝影師”,搭載的高清攝像頭靈活穿梭于山水之間,實時捕捉煙雨朦朧的漓江漁火、金黃稻田間的農耕畫卷,讓網友足不出戶便可沉浸式“漫遊”山水秘境。

廣西移動以“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為傳統行業注入創新動能_fororder_4

廣西移動5G無人機直播盡顯“科技范” 攝影 蘇耀暉

  應急通信“無人機戰隊”守護數字命脈

  通信、建設的第一線,廣西移動的無人機 “戰隊”大顯身手。在柳州遭遇暴雨襲擊期間,網絡線路受到嚴峻挑戰,湍急的河流成為網絡搶修的巨大阻礙。關鍵時刻,移動無人機挺身而出,憑藉精準的操控和穩定的飛行性能,輕鬆拉起光纜飛越洶湧河水,快速、安全地完成網絡故障搶修,保障通信網絡迅速恢復暢通。而在河池,基站建設面臨複雜山地地形挑戰,無人機載著基站建設設備從平地起飛,直抵山頂基站建設點。其不受起降場地限制的優勢,讓複雜環境下的基站建設變得高效,同時也為地震、洪澇等災害場景下的立體應急通信保障築牢根基。桂林漓江畔正上演著科技與自然的美妙交響,漓江風景名勝區線纜桿塔遷建改造中,5G網聯無人機替代人工,實現“毫米級”高空跨江光纜拆除調度精準調度,並將影像實時回傳,供指揮團隊實時查看拆除行動進度,並保存寶貴的影像檔案素材。廣西移動構建的“水陸空”無人機立體應急網絡保障“戰隊”,正在用科技力量築牢數字時代的“銅墻鐵壁”。

廣西移動以“具身智慧+行業場景”為傳統行業注入創新動能_fororder_5

空天地一體廣西移動無人機協同築牢數字防線 攝影 徐先麗

  從應急通信保障到工業生産,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客戶服務,廣西移動正在不斷拓展國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邊界,以科技創新驅動行業發展,為廣西的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貢獻重要力量。(文 申蓓 劉敏 區弘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