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邊境上有個“生態楓警”警務室
2025-07-08 12:57:3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7月6日晚,如墨的夜色浸染著靖西市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75號界碑旁的莽莽林海。

  叢林深處,蟲鳴織就細密的聲網,界河的潺潺水聲若隱若現。百色邊境管理支隊壬莊邊境派出所“生態楓警”警務室,掩映在這片秘境中。

  零點剛過,寧靜的警務室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壬莊邊境派出所民警丁燕平、袁海燕以及護林員黃天國整裝待發,準備開展例行的深夜巡護任務。

  首次參與巡護的新警袁海燕下意識整理著裝備,低聲問道:“老丁,夜裏進山最擔心遇到什麼?”

  丁燕平一邊檢查強光手電,一邊回應:“怕的是‘兩條腿’的‘野獸’——偷渡客、盜獵者,還有那些覬覦保護區‘寶貝’的鬼祟身影。”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沉沉密林説,“更怕驚擾了山裏那些難得一見的‘地球精靈’。”

  巡護之路比夜色更險峻。近段時間的降雨浸透泥土,讓本就難行的山路滑如涂油。

  丁燕平手持木棍在前探路,每一步都踏得既慢又穩。行至一處陡坡時,他猛地回身拽住腳底打滑的袁海燕:“小袁,抓緊了!”

  袁海燕抹了抹額頭的汗珠,心有餘悸地説:“這裡跌下去可不是鬧著玩的。”

  “嗚喂,嗚喂……”當巡護隊行至780號界碑附近的密林時,一聲悠長清越的啼鳴驟然劃破夜的沉寂。

  “是它!”丁燕平驚訝起來,“是東黑冠長臂猿,它們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東黑冠長臂猿曾被認為是滅絕了半個世紀的“精靈”,如今在中越邊境的蒼翠林海中重築家園——2006年被重新發現時,我國境內僅存3群19隻,目前已繁衍壯大至5群39隻。

  淩晨3時,巡護隊回到警務室稍作休整。爐火映照著墻上的保護區地圖,也映照出一張黝黑而熟悉的面孔——曾是“神槍手”的黃天國正低頭吹著搪瓷缸裏的熱茶。

  “老黃,當年你放下獵槍,拿起木棍當護林員,心裏彆扭嗎?”袁海燕好奇地問。

  黃天國搓著粗糲的手掌,聲音低沉卻堅定:“剛開始確實彆扭。打了半輩子獵,突然要放下獵槍,心裏怎麼能一下子適應?但日子久了,看著山林越來越綠,動物越來越多,群眾得到實惠,我心裏就踏實了。”

  “生態楓警”警務室自2021年成立以來,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種子深植群眾心中,實現了邦亮保護區及周邊區域零盜獵、零濫伐、零違建的目標。2024年,涉保護區警情數量大幅下降60%。

  “現在,黃天國的兒子黃邦也加入了守山隊伍,和我們整天在群山密林中巡護。”丁燕平告訴記者,這支以黨員為先鋒、300多名群眾參與的“紅色巡護隊”,全天候守安全、護民生,成為邊境上流動的“綠色長城”。(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江宏坤 通訊員 黃露嬋 李 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