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容下/製圖
“叮——”6月20日,“貿法通”平臺值班系統彈出新消息。成都某汽車生産企業發來問題:“電動汽車出口到老撾相關的稅率是多少?是否實行配額管理?上牌的費用以及流程是怎樣的?海關清關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串帶著焦慮的問號,很快在跨境法律服務網絡中激起漣漪——廣西貿促輪值團隊聯動中國貿促會信息中心、“貿法通”平臺老撾語熱線、老撾本地律師,6小時內織就一張覆蓋稅率政策、配額細則、上牌流程的精準解答網,讓這家車企的東南亞拓展計劃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6月,廣西貿促系統以第三次輪值“貿法通”服務工作為支點,打造覆蓋企業全週期、輻射多元市場的跨境法律公共服務體系,通過政務服務融合、專業資源整合、全球響應提速三大創新舉措,為外向型企業行穩致遠注入法治動能。
1 數字賦能:從“單點服務”到“全鏈通達”
“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廣西實現兩大突破。”廣西貿促會法律事務部部長聶新宇向記者介紹,“貿法通”深度嵌入本土化數字生態,接入“智桂通”政務平臺,成為繼12348之後第二大綜合法律入口,觸達全區4623萬註冊用戶。“同時,平臺聯通桂企增值服務專區,集成商事調解、仲裁、知識産權等10類增值服務,為企業提供從註冊、經營到跨境發展的全鏈條支持。”這標誌著廣西率先實現國家級涉法服務平臺與省級政務系統的高效協同,讓企業能夠“一鍵通達”全球法律支援。
2 專業聚力:24小時不打烊的“法治後盾”
“貿法通”值班團隊由廣西貿促會統籌,聯合南寧、柳州、桂林、欽州等市貿促會法律骨幹,並引入南寧律協、廣西商事調解協會等專業力量,構建三級響應機制。
南寧市貿促會法律事務部工作人員陳葉曉燕是輪值團隊中的一員,她正握著電話聽筒跟律師交流,筆尖在筆記本上飛快記錄著對方對某個疑難問題的分析。挂掉電話,她立刻點開後臺系統,將整理好的要點同步至諮詢回復頁面,發送給企業。
“我們的手機直接綁定了後臺的諮詢系統,24小時全時響應,通過電話、在線、留言、郵箱四種渠道分級處理諮詢。任何企業、任何時間都可以通過‘貿法通’平臺向我們諮詢,確保48小時內100%回復。”陳葉曉燕向記者展示已處理的諮詢記錄,“雖然工作量不小,但能聽到企業説‘這下心裏有底了’,就覺得再累也值。”
輪值期間,團隊共處理了83件諮詢,覆蓋全球24個重點市場。針對新能源産業鏈合規、貿易壁壘應對等熱點議題,還為貴港、柳州170余家企業開展專題輔導,充分展現“廣西響應”的高效速度。
3 服務延伸:從“線上答疑”到“立體護航”
輪值團隊不斷突破線上服務的邊界,讓法律護航更貼近企業需求。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聯絡官會議、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主席團單位聯絡官會議、中國(廣西·黑龍江)—東盟跨境供應鏈對接會等多場重要經貿活動現場,總能看到輪值團隊的身影。他們站在商事法律諮詢臺後面,一邊發放“貿法通”宣傳冊,一邊為企業答疑解惑。“我們要將法律服務延伸到經貿活動最前沿。”陳葉曉燕笑著説。
“‘貿法通’平臺的諮詢,真的太方便了!”廣西自貿區泛東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卿偉深有感觸,“以前遇到境外法律問題,除了找律師,不知道還有誰能幫助解決,但找一個好律師需要花長時間篩選。現在平臺直接對接專業資源,不僅有問必答,還能調閱類似仲裁案例,省去了太多試錯成本。”
輪值團隊在貴港市、柳州市舉辦了企業國際化經營合規輔導專場活動,為企業解析新能源産業鏈企業國際化經營風險及應對策略,並通過全區貿促公眾號、企業服務群等矩陣傳播,日均觸達跨境企業超千家,構建起從“雲端”到“峰會”的立體服務網絡。
“‘貿法通’廣西實踐為區域發展帶來三重賦能。”廣西商事調解協會會長吳曉帆評價,平臺既降低了企業跨境經營合規成本,吸引産業鏈高端佈局,優化營商環境,又通過商事法律公共服務標準化,發揮廣西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作用,提升對外開放能級,更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提供“規則銜接”的優秀樣板,創新區域協作模式。
從政務平臺融合到全球市場響應,廣西貿促系統以“貿法通”為紐帶,將商事法律公共服務轉化為開放型經濟核心競爭力。隨著平臺納入廣西2025“桂在益企”專項行動,這套“法律盾牌”將持續護航企業搏擊國際藍海,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法治力量。(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楊思悅 通訊員 秦玉賢 何 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