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平陸運河建設有什麼創新亮點?鐵路和海運如何在欽州港實現無縫銜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廣西實踐有怎樣的新故事……
7月8—9日,“壯美廣西·全面深化改革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南線採訪團從南寧輾轉至欽州,進工地、走海港,用鏡頭和筆觸記錄平陸運河、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等在建設和運營中項目的先進理念和改革創舉。
“馬道樞紐是平陸運河規劃三座梯級中的第一座梯級,將建成世界最大的內河省水船閘。”在馬道樞紐觀景平臺,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來到展廳,在3D顯示屏的演示中,記者們仿佛置身於已建成的運河中,沿著134.2公里的航道乘船前行,一路穿過山野和城市,飽覽兩岸秀美風光,最終通往大海。如此景象,令人對運河的通航更加心生嚮往。
秀美風光得來不易。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黎明鏡介紹,平陸運河以“四個最優”打造綠色工程,構建工程與自然融合共生典範。在最優生態保護方面,建設了魚道、專用動物通道等生態廊道,在國內首次提出利用沿線裁彎取直處原河道佈置36個生態涵養區。同時進行最優水土流失管控、最優資源節約利用、最優綠色低碳發展等科學合理的措施。
從通江達海的藍圖,到聯通世界的實踐,距離平陸運河出海口不遠的欽州港,正以改革創新打通陸海聯動的關鍵節點。
滾滾車輪,聲聲船鳴。在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鐵軌如銀鏈般延伸至碼頭。“以前中心站和碼頭有著一道嚴實的間隔圍網,拆除後,歸屬同一海關監管場所,實現一體化監管。”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廣西有限公司運營部主管黎進金感慨道,這一改革舉措使中心站實現鐵路集裝箱場站與港口“零距離”對接,打通鐵海聯運“最後一公里”,北部灣港鐵海聯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效率的提升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欽州自動化集裝箱操作部經理助理兼商務部經理助理張銘和表示,海鐵聯運作業區域一體化後,海鐵聯運集裝箱平均單次轉運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壓縮至1.5小時。不僅如此,碼頭與中心站堆場資源實現共享;火車直卸至碼頭堆場的測試成功,更推動海鐵聯運直裝直卸比例穩步提升,讓貨物週轉如行雲流水。
數據是最好的印證: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從2017年的2.17萬標箱增長到2024年的47.6萬標箱,增長了21倍多。欽州港多式聯運場站共享改革案例也因此獲交通運輸部、國鐵集團全國複製推廣,為全國海鐵聯運發展提供了“廣西方案”。(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羅繼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