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碧波翻涌的北部灣海域見證了一場特別的急救科普行動。在遠離陸地、劈波斬浪的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所屬海上作業船上,北海市衛生應急“五進”活動暨北海市科學傳播專家基層科普服務之急救知識技能培訓進企業專場舉行。這是北海市首次將系統化急救培訓課堂直接延伸至海洋作業一線,由北海市人民醫院緊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應急辦副主任、國家(海上)緊急醫學救援隊執行隊長肖祥禮帶隊,為長期堅守海疆的建設者們構築起堅實的生命防線。

應急培訓現場 供圖 北海市人民醫院
本次培訓緊扣海上作業環境特殊性與潛在風險,聚焦海上作業常見意外傷害場景,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高溫中暑、創傷急救四大技術(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的核心要點,特別強化了心肺復蘇(CPR)在“黃金四分鐘”內的關鍵操作流程,以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規範使用方法。在模擬演練環節,專家們手把手指導船員及工作人員進行實操練習,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在危急時刻敢出手、會出手、能救人。培訓現場互動頻繁,氣氛熱烈,大家紛紛表示,在“家門口”的船上就能學到如此實用的急救技能,切實增強了應對突發意外的信心和能力。

急救技能培訓現場 供圖 北海市人民醫院
“將急救課堂搬到波濤之上,直抵生産最前沿,正是‘五進’活動服務宗旨的生動體現。”肖祥禮強調,“海上作業環境特殊,醫療資源抵達受限,工作人員自身的急救能力往往直接決定著傷員後續處理的效果。此次登船培訓,就是要打通應急科普‘最後一海裏’,讓科學自救互救的星火點亮生命的希望。”
此次急救知識技能培訓成功登陸海上作業平臺,不僅有效提升了特定高危行業從業者的應急救護素養,更為北海市深化衛生應急“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工作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文 林姍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