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茶泡,用來泡茶喝非常清甜。”近日,在中國傳媒大學校園內,來自該校的廣西玉林籍大三學生吳雨璇和項目團隊成員在校園集市上設立攤位向大學生們宣傳推介玉林茶泡,受到了眾多學生的關注。
2024年夏天,吳雨璇和幾名玉林籍北京大學生在家鄉玉林初次接觸到玉林茶泡這個古老技藝時,一個強烈的願望在她們心中萌生:讓這承載著鄉愁的茶泡走出廣西,站上北京等更廣闊的舞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們聯合了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不同專業的同學,共同創立了“鬱家·粧點時光”項目。該項目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玉林茶泡為核心文化資源,致力於打造一個新中式民俗美學品牌。
據介紹,該項目團隊為茶泡賦予了“為生活添粧”的新時代美好寓意,希望它能突破傳統婚宴、壽宴的限制,融入更廣泛的日常生活場景。團隊塑造了名為“老泡”的茶泡IP擬人形象。在校園集市上,“老泡”成為吸引目光的招牌;在新媒體平臺,“老泡”則化身為玉林文化的講述者,傳播茶泡背後的故事。
團隊成員正在校園集市售賣茶泡
2025年6月,項目團隊成員打造的項目《為生活添粧——從非遺古茶泡到新中式民俗美學品牌構建路徑探索》成功晉級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三創賽”)北京賽區決賽。在決賽舞臺上,團隊系統展示了運用文化産業管理思維推動非遺開發的路徑:通過“文化基因解碼”深入挖掘茶泡蘊含的宋代美學與生活儀式感;構建了包含“品牌直銷、個性定制、體驗課程、文化傳播”四大模組的“四重模式共生”可持續模型。最終,該項目憑藉清晰的産業化思路和創新實踐,榮獲文化創意賽道一等獎。
團隊成員亮相“三創賽”北京賽區決賽
賽後,該項目團隊積極拓展合作網絡。在玉林,項目團隊與當地非遺傳習基地、文旅等部門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強化在地資源聯動與賦能;在北京,團隊在深化與高校的合作的同時,積極尋求與創投企業對接,為品牌的長遠發展和推廣爭取資源支持。
如今,在不少北京高校的校園集市攤位前,都能看到玉林茶泡的身影。這片小小的茶泡,正成為一把開啟外界認識玉林、感受廣西非遺文化的鑰匙,一座連接課堂所學與市場所需、傳統非遺與現代都市生活的橋梁。(文/圖 申晴)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