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區域AI樞紐”與“廣西橋頭堡”的握手
2025-08-19 18:41:0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原標題:在新加坡AI現場@廣西

  “區域AI樞紐”與“廣西橋頭堡”的握手

“區域AI樞紐”與“廣西橋頭堡”的握手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學校長講座教授文勇剛為“AI體驗官”介紹人工智能科研項目。

  在當今世界的AI浪潮中,新加坡無疑是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而在中國,廣西正以“不能缺席、不能落後”的決心,努力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

  在人工智能的全球坐標上,當“區域AI樞紐”遇上“中國面向東盟的‘橋頭堡’”,“新加坡+廣西”,兩地將碰撞出怎樣的未來?

  8月初,廣西雲-廣西日報AI體驗官在新加坡且行且思,尋找答案。

  融合應用,萬物皆可AI

  “在新加坡,AI已經成為最‘吸睛’的話題。”得到新商學新加坡授權運營中心負責人張恒對此深有體會。

  這家來自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近期舉辦了幾場關於AI應用和AI創業的交流分享會,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自去年落地新加坡後,該企業順應本地發展趨勢,很快成立了AI學習圈,致力於服務當地中小企業主,其中不乏初來乍到的AI企業初創者。

  在這場由AI引發的技術革命中,新加坡正逐漸成為區域“關鍵節點”。英國權威統計機構發佈的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指數,通過122個不同指標對8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評估,新加坡連續兩年排名第三,緊隨中美。

  對於人工智能發展,這個國家基於自身特點有著長遠的考量。有新加坡學者指出,就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利用電腦來改善生活、提升生産力一樣,人工智能的價值也在於此。

  “科技隱入塵煙,智慧如影隨形”。這是連日來“AI體驗官”行走在這座花園城市的深刻感受。

  在“世界最美機場”樟宜機場,外國訪客入境全程自動化通關,沒有擁擠的人流,無需漫長的等待,只要在現場平板電腦上簡單錄入個人信息,便可刷護照“絲滑入境”。

  度假勝地聖淘沙島茂密的棕櫚樹叢間,東南亞首款“車內無安全員”自動駕駛小巴,自由穿梭于酒店群。遊客在站點招手上車,即可享受一段充滿科技感的陽光海岸短途旅程。

  市區各主幹道旁,等待過馬路的行人拍一拍紅綠燈桿上的按鈕,感測器便“指揮”紅綠燈縮短等待時間;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僅需刷一刷卡,人行道綠燈時間則相應延長。

  不僅僅是智慧交通,“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已深刻改變這裡的産業格局。

  跨越山海,中國與東盟的交匯點——廣西,同樣在人工智能賽道上加速奔跑,數字技術正賦予八桂大地全新的使命擔當。

  當江浙滬的AI公司還在為跨境數據合規苦覓出路時,友誼關口岸的貨車司機已熟練運用“跨境AI調度系統”實現無人化通關,讓來自東盟的榴蓮鮮果10分鐘穿越國境線。

  廣西首府南寧,全區最大算力基地——五象雲谷智算中心,伺服器陣列在指示燈的閃爍中同時服務城市治理、智慧教育、政務處理等多個場景,部分算力資源還通過中國—東盟人工智能算力調度平臺,為新加坡的科研項目提供支持。

  日前發佈的《廣西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廣西全面深化“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已形成覆蓋農業、製造、醫療、交通、文旅、汽車、教育等領域的多元化落地生態。

  “東盟地區對先進人工智能技術有著多樣化的應用需求,而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正蓬勃發展,致力於解決市場中的各類挑戰,兩者完美契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學校長講座教授文勇剛認為,廣西處於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獨特的地理位置,在連接人工智能技術與東盟數字應用方面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勇剛説,從戰略層面來看,廣西可以將自身定位為中國人工智能能力適應東盟市場的技術整合中心,以及新技術在更廣泛部署前進行應用驗證的基地,構建“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跨境産業生態。

  AI體驗官·觀察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産力轉化,深度賦能産業升級與民生改善,實現技術普惠。

  新加坡和廣西都已經根據自身稟賦找到了發展人工智能的“正確打開方式”——不刻意追逐前沿科技的光環,而是聚焦應用場景,推動政府、企業與個人高效運用AI技術,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營造更優生活環境,進而推動社會轉型。

  不僅如此,廣西還憑藉國家豐富的資源技術、面向廣闊的東盟市場等優勢,確立“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人工智能發展路徑。機會永遠向求新求變者敞開,大步向前,迎頭趕超,我們有信心!

  築巢引鳳,政企如何共建AI生態?

  新加坡以735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承載了603萬總人口,人口密度位居世界前列,但當“AI體驗官”行走在新加坡街頭,卻不見擁擠的人潮,馬路車流有序,鮮少擁堵。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隨著採訪的深入,答案逐漸清晰。除了智慧交通的功勞外,分散在城市各處的産業園區也功不可沒。事實證明,經過創新升級後的新型園區發揮了合理分配人流,帶動各區域均衡發展的作用。

  “AI體驗官”在新加坡採訪期間,多位受訪者都提到了緯壹科技城(One-North)。這個地處新加坡西南、北緯1度的園區,正是“産城融合”概念的發源地。

  在這裡,産業園區早已不是“廠房+機器+工人”的簡單拼湊,而是將産業與生活深度融合——集成傳統工業園區的集中生産和城市的生活服務功能,成為一座集住宅、商業中心、高等學府、研究機構、休閒體育設施等於一體的活力社區。

  新加坡公共事務對外合作局副署長林志佳介紹,緯壹科技城的設計理念在於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通過融合的設計理念,為專業技術人員和商務人士提供有價值的交流空間和機會。

  如今,堪稱“新加坡矽谷”的緯壹科技城中,眾多高科技人才及學者往來其中,全球頂尖的生物醫藥、資訊傳媒、信息通信企業與數百家初創企業在此匯聚,成就了一個完善的智慧生態系統。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園區發展新模式已經落地廣西南寧。

  今年4月,以新加坡緯壹科技城為藍本的南寧國際科技産業城人工智能科創中心項目在南寧市青秀區正式開工。南寧市政府攜手新加坡裕新國際集團,著力把項目打造為“産城融合、國際一流”的科技産業高地。

  據了解,人工智能科創中心項目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應用、新健康”三大核心産業,配套科技金融、文旅、新材料等多元化領域。

  新加坡裕新國際集團董事長許添財介紹,科創中心將通過“基礎設施+技術賦能+場景落地”三位一體模式,合作引進更多高端産業落戶,推動南寧打造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核心節點。

  目前,一批具有前瞻力的科技企業已簽約入駐園區,積極佈局泛鋁基零部件、低空空域衛星抗干擾組件、全場景機器人、無人機及無人駕駛等新産業、新賽道。

  “南寧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更構建了‘政企同心、産融共進’的創新生態圈,為技術轉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一位已簽約入駐的科技企業創始人如此感嘆。這恰恰印證了南寧正以“築巢引鳳”的姿態,吸引更多科技企業前來佈局。

  AI體驗官·觀察

  想吸引怎樣的“鳳”,就要築怎樣的“巢”。要下功夫搞研發,就要為高科技産業活動創造適宜的土壤。

  緯壹科技城的底層邏輯在於通過排列組合,讓物理空間功能實現“最大價值”,激發出生産活動中的最關鍵因素“人”的歸屬感、探索欲、創新力,從而托舉先進製造業發展壯大。

  加強人工智能産業鏈協同合作、構建和完善AI生態,歸根結底是要依賴於創新環境。從一片園,到一座城、一個省區,概莫能外。解放思想,靈活創新,因地制宜厚植産業發展沃土,則“廣西集成”願景可成。

  開放共享,“高地”起勢騰飛

  漫步在新加坡中央商務區,“AI體驗官”仿佛走進了一個全球AI巨頭的“集結地”。從谷歌、亞馬遜、IBM等跨國巨頭,到字節跳動、希音等中國科技企業,各大公司紛紛在此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爭相開拓AI産業新版圖。

  立足優勢,合作共贏。新加坡通過産學研合作加速AI産業化落地,目前已有多家跨國企業在當地啟動大型AI合作項目。

  從“集成者”的維度看,廣西在人工智能發展路徑上與新加坡有不少相似之處。

  文勇剛表示,廣西的地理位置優勢尤為突出,有望成為人工智能技術與東南亞數字應用的關鍵樞紐,可構建更先進的“沙盒”環境,對人工智能技術的不同應用進行試點,為東盟應用樹立典範,從而加速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創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術大樓內,多家中國科技企業、製造企業在此設立實驗室,通過校企合作推動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

  “從新加坡的實踐經驗看,開發適用於東盟國家的應用場景並非朝夕之功,必須下沉到應用現場去實地了解情況和需求,對當地語言、文化、商業習慣、監管環境有深刻的理解。”文勇剛説,東盟多語言、多場景的特點,為廣西與新加坡等地在大語言模型、跨境數據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了合作機遇。

  為擴大熟練的AI技術人才隊伍,新加坡專門設立國家機構“AI Singapore”統籌技術研發、産業轉化與人才培養。“做人工智能並非都要清一色的高端人才,職業教育也大有可為,廣西的職業教育有良好的基礎,我們願意向廣西分享AI人才培養的經驗,期待有機會與廣西合作。”林志佳説。

  林志佳認為,新加坡對東盟的輻射力較強,廣西可以主動“走出去”,到新加坡了解更多前沿信息,以促進“廣西集成”與“東盟應用”更快落地。

  2022年,出於業務發展的前瞻性考量,國內老牌智慧語音巨頭科大訊飛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將業務重點佈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如今,科大訊飛將進一步深化與東盟各國的應用場景對接,“廣西橋梁”至關重要。

  近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與自治區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進科大訊飛東盟總部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國際應用合作,深度參與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

  “廣西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發展空間廣闊,我們非常看好廣西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常駐新加坡的科大訊飛總裁助理、東南亞大區總經理兼聯合國人工智能委員會副秘書長黃金説,科大訊飛將充分發揮企業技術、人才、資金、資源等優勢,立足廣西開展更多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研發業務。

  AI體驗官·觀察

  在數字化浪潮奔涌與人工智能蓬勃發展之時,有人置疑,廣西發展人工智能有什麼優勢?盤點“家底”,廣西有政策加持、有資源支撐、有場景落地,更有面向東盟的獨特區位優勢。

  如今,廣西以場景落地拉動技術迭代,以開放生態連結全球資源,以風險治理保障可持續性,通過構建産學研聯盟和國際合作,形成協同創新網絡,人工智能産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當2700余家AI企業在這片沃土上蓬勃生長,當“同城1毫秒”的算力觸手可及,廣西攜手各方共同勾勒的AI圖景已徐徐展開。這條獨具特色的“廣西路徑”,正破土而出,連接起中國與東盟的智慧未來。

  (廣西雲-廣西日報AI體驗官東盟行新加坡報道組記者:譚卓雯、袁琳、蘇津民、潘錦才、薛俊暉、羅銳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