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盤鎮塘仔村稻蝦綜合種養項目成為村集體經濟新增長點。
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書香鐵山港 閱見向海篇”全民閱讀系列活動。 (本文圖片均由鐵山港區委宣傳部提供)
今年是北海市鐵山港區建區30週年。30年來,在鋼花飛濺的工業腹地與稻蝦共舞的田園之間,文明新風正為當地注入澎湃動力。
這裡以文明“軟實力”為引擎,鑄就高品質發展的“硬支撐”: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書香瀰漫,3700余名職工化身“鋼鐵先鋒”志願者,累計服務時長超4.4萬小時,摘下“全國文明單位”桂冠;營盤鎮塘仔村集體經濟連續兩年突破百萬元,繪就全國文明村的生態畫卷;楊立家庭創辦的公益家庭圖書館點亮百餘家庭,以全國文明家庭的燈火傳遞向善力量。
從企業、鄉村到家庭,鐵山港區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引領,不斷激活工業新動能,涵養文明鄉風,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走出了一條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共進、相得益彰的創新之路。9月2日,記者走進鐵山港區,探尋這股文明力量如何浸潤城鄉新景。
1 激活工業發展新動能
走進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北港新材料書院”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職工們或駐足翻閱書籍,或低聲交流心得。環顧四週,企業榮譽展示區的不銹鋼産品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文明創建展示墻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語與“志願之家”的活動照片洋溢著文明之風,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與産業交融的生動圖景。
近年來,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鋼鐵先鋒志願服務隊”為引領,依託“北港新材料書院”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00余場、志願服務80余場,帶動3700余名志願者貢獻4.4萬小時服務時長。
鐵山港區創新推出“港好有我”文明實踐品牌,通過摸清工業區124家企業的公共服務場地設施底數,構建起“1+N”文明實踐矩陣,有針對性地做好企業文明實踐活動的個性化項目設計,助推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文明實踐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抓手。鐵山港區建立“大幫辦”服務中心,組建由領導幹部和志願者構成的助企服務隊伍,做好企業發展的貼心人。今年1—7月,助企服務隊走訪服務企業(項目)達230余次。
多種形式創新下的浸潤式文明培育,激活工業發展的強勁動能。鐵山港區2022—2024年連續3年上榜“中國工業百強區”,2024年位列“中國西部百強區”第52位,發展韌性持續彰顯。
2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營盤鎮塘仔村用文明涵養鄉村氣質,走出了一條産業興旺、鄉風文明的特色發展之路。
九月的驕陽熱情似火,站在塘仔村的千畝稻蝦田上望去,一方方平整的稻田一直鋪展到天際,水稻正值旺盛的生長期,在微風中泛起層層疊疊的綠色波浪。
田埂上並不冷清。一群皮膚黝黑、經驗豐富的老農,挽著褲腿蹲在田邊,小心翼翼地捻開一株株稻穗仔細觀察著。他們是就近在家門口獲得務工機會的村民。
“2023年之前,這裡還是一片撂荒地。如今,通過開展稻蝦綜合種養的模式發展集約農業,建成約40個稻蝦綜合種養田塊,每年助推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10萬元,村裏實現水稻龍蝦雙豐收。”北海市農順現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周敏娟説。
“我們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引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展稻蝦種養、百香果育苗、肉牛養殖等特色産業,形成了‘一村多品’的産業格局,村集體經濟實現連續兩年突破百萬元。”營盤鎮塘仔村黨組織書記佔源林説。
文明新風不僅鼓了村民的錢袋子,更美了生活的裏子。走進塘仔村,乾淨整潔的村道兩旁綠樹成蔭,白墻黛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塘仔村的文化廣場上,粵劇《珠還合浦》、“賣雞調”等特色演出輪番上演,村裏的宣講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宣講團成員們把涉農政策、移風易俗知識用家常話講透,用“賣雞調”傳唱,讓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幾年,村裏環境好了,老百姓主動參加村委舉辦的各種宣傳教育和志願服務活動,村風民風越來越好了。”佔源林介紹,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塘仔村已舉辦了150余場文明創建志願服務活動,吸引500余名志願者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活躍的力量,今年5月,塘仔村被正式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
3 弘揚時代文明新風尚
今年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的楊立家庭,在當地早已傳為美談。
鐵山港區南康鎮雷田小學是較為偏遠的學校,楊立和妻子李玉蓮紮根于三尺講臺上已有24年。
曾有人問他們夫妻倆:“到城裏教書日子安穩,何必回村裏折騰?”李玉蓮笑著回答,雷田小學是她的母校,在這裡任教報答家鄉,讓家鄉的孩子更有出息。
“是啊,這裡鄉親們善良淳樸,孩子們可愛好學,希望通過我們的微薄之力,讓村裏的孩子們都能把書讀好。”楊立笑著附和道。
他們將這份赤誠化作照亮鄉鄰的星火,以家庭小愛托起社會大義。楊立夫婦每學期為當地多名殘疾兒童、留守兒童提供作業輔導、送教上門服務。他們還創辦了馨山家庭圖書館,通過從市少兒圖書館申領及自購圖書的方式,免費為社區居民提供百餘冊圖書的掃碼借閱服務;工作之餘,楊立一家積極參加了各類惠民公益活動,同時無微不至地照料家中老人,從按摩腿部到喂飯喂藥,處處體現著孝心和愛心。
他們的堅持與付出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鐵山港更多家庭的文明之路。
鐵山港區創新開展“文明家庭”“道德模範”“新時代好少年”等典型選樹活動,組織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走進“道德講堂”,開展宣講活動150余場,覆蓋群眾5000余人次,讓先進典型發揮“頭雁效應”。在“百姓宣講”活動現場,楊立以自身經歷講述著感人的家風故事,真摯的分享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身邊事”感染“身邊人”,文明的種子在老百姓心中生根發芽。鐵山港區“學有榜樣、行有示範、趕有目標”的氛圍日益濃厚,涌現出各級道德模範、身邊好人21人,表彰“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24戶。
如今的鐵山港區,文明之花處處綻放,發展碩果纍纍滿枝。鐵山港區以精神文明建設賦能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不僅擦亮了“工業百強區”的硬核底色,更厚植了崇德向善的精神沃土,交出了一份高品質發展的時代答卷。(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蔣璐陽 通訊員 鄧麗清 李曉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