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常設展覽向市民開放後,熱度不減,截至9月11日15時,已有3位柳州市民向柳州市軍事博物園捐贈了兩個鋁制汽油桶,經文物專家初步辨認,均為飛虎隊當年所用物品。
9月10日9時,柳南區門頭村92歲老翁吳發武在兒子吳文平和門頭村村委會幹部的陪同下,來到柳州市軍事博物園捐贈飛虎隊汽油桶。據吳發武老人回憶,在1945年前後,他和家裏人在柳州舊機場附近撿到過兩個汽油桶,平時用於盛放清水,其中一個在2011年蓋新房期間不翼而飛。剩下的這個汽油桶已陪伴家人80年。
柳州市軍事博物園副主任王普生向吳發武、吳文平頒發捐贈證書,並由講解員引領他們參觀飛虎隊常設展覽。
9月11日上午,家住柳南區門頭村門頭屯103號的陸發德先生,在朋友圈看到廣西日報刊發的飛虎隊汽油桶新聞後,急忙電話聯繫門頭村村委會幹部,説他家也有個疑似飛虎隊所用汽油桶。當日上午10時,記者會同柳州市軍事博物園研究室主任陳俊來到陸發德家中。據60歲的陸發德描述,其過世的岳父羅聲活早年説過,這個汽油桶(缺桶底)是20世紀40年代在柳州舊機場附近撿到的,羅家人曾用這個鋁制汽油桶盛放過花生油、大米等。
經測量,該汽油桶為鋁制,高43釐米,腹部直徑60釐米,口徑54釐米,缺底部。桶頂部有油蓋,有“property U.S.A.AF”“T.A.C.U”等凸印字樣。經陳俊初步辨認,為美軍飛虎隊航空汽油桶。陳俊當場與陸發德辦理捐贈協議書事宜,並代表柳州市軍事博物園接受捐贈。(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唐紹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