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書香跨越山海 ——廣西出版譜寫中國—東盟文化互鑒新篇章
2025-09-15 16:00:57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劉洋責編:劉洋

  2025年世界讀書日,京族獨弦琴的悠揚旋律回蕩在廣西東興國門書店,中越青年共誦詩篇的琅琅書聲與琴韻交織。當天,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舉辦的以“書香連心橋·青春共未來”為主題的中越青年共讀活動在這裡舉行。兩國青年共誦詩篇、互學語言、體驗剪紙非遺,讓國門書店化身為跨文化對話的鮮活場域。

  書籍,這個文明互鑒最沉靜也最有力的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穿梭于廣西與東盟各國之間。正如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要負責人所言,集團正依託緊鄰東盟的區位優勢,通過版權輸出、國際合作、海外佈局、平臺搭建、文化交流等多元路徑,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持續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與廣西故事。

  近年來,廣西出版深度融入國家戰略,依託多層次、寬領域的出版合作機制,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與東盟國家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漓江出版社主導的“中國—東盟文學互譯工程”實現關鍵突破,首期項目“中緬當代文學互譯出版項目”第一輯已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第四屆“一帶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之“國際策劃與組稿”典型案例;廣西教育出版社打造的“東南亞國家語言辭書系列”和“東南亞國家語言學習圖書系列”覆蓋多個東盟語種,其中《新編馬來語—漢語口語》不僅進入中馬高校課堂作為語言課程指定教材使用,還作為文化交流禮品贈予馬來西亞政府官員、高校代表及商界領袖,成為對外交流場合的“文化名片”;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泌語醫談》多語種輸出項目的實施,將廣西在健康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廣泛傳播至越南;廣西美術出版社則以經典文化傳播為重心,其“壯族神話傳説少兒繪本”系列及《中國名畫1000幅》成功實現版權輸出至越南等國,切實推動中國文化走入東盟;接力出版社積極拓展東盟國家合作網絡,通過組織少兒出版閱讀論壇、圖書版權交易會及聯合創作項目,全面深化與東盟國家在少兒出版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既有成果基礎上,廣西出版持續推進平臺化、機制化建設,推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從項目合作邁向深度協同。通過中國—東盟文化産業研究院(廣西未來出版研究院)與版權貿易服務平臺協同發力,從戰略研究到市場交易,全方位助力中國—東盟文化産業的繁榮與發展。2024年,先後設立版權貿易服務平臺越南工作室、馬來西亞工作室,新成立的廣西教育出版社老撾代表處,成為國內在老撾設立的首家出版機構代表處。目前,該版權貿易平臺已吸引147家國內外優秀出版機構入駐,上線圖書3000多種,涵蓋中文、英文及東盟小語種,並通過多場版權貿易活動,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互動從“交流”走向“融合”。這些成果不僅體現在平臺與數據層面,更延伸至人與人的真實聯結中。自2024年起,連續兩年舉辦中國—東盟圖書文化周,創新採用“國內雙會場+東盟國家聯展”的跨國聯動模式,突破地域限制,整合産業資源,為觀眾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實現了區域文化交流的多點共振與協同傳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聽到了更多溫暖而真切的聲音——“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通過閱讀建立起跨文化的理解與友誼。”參加中越青年共讀活動的越南留學生這樣説。從一本書的共讀,到一套叢書的合作,再到一個區域知識共享系統的構建,出版正在成為中國—東盟民心相通中那條看不見卻堅韌無比的紐帶。它不高調,卻深遠;不喧嘩,卻有力。面向未來,廣西出版將繼續扮演好“文化碼頭”和“內容樞紐”的雙重角色——不僅要做文明交流的推動者,更要成為命運共同體話語的書寫者。

  正是這些看似微小的共讀時刻、一本本互譯的書籍、一次次版權的交接,在重大歷史進程的縫隙中埋下了理解的種子,而它們終將長出枝葉,相連成林,構成中國—東盟之間那片愈加茂密的文化森林。(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季書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