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十場),介紹廣西老齡事業發展情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自治區老齡辦主任蔣海東介紹,截至2024年末,廣西60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981萬人,佔常住人口19.57%,65周歲及以上人口700萬人,佔常住人口13.96%。“十四五”以來,廣西聚焦廣大老年人急難愁盼,加快構建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和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不斷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動新時代廣西老齡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穩固。截至2025年8月底,廣西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511.8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7%以上。針對困難群體,廣西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以及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等制度,2021年以來累計發放補貼超9億元,惠及40多萬老年人。目前,全區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實現全覆蓋,18.95萬名生活困難老年人納入特困救助供養,59.27萬名老年人納入低保,真正實現了“應保盡保”。
照護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廣西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高品質發展全局,“十四五”期間共籌措中央和自治區資金39億元支持養老服務發展。目前,全區養老服務床位總數已達25.73萬張,每個縣(市、區)均建有1家以特困失能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要功能的公辦養老機構。城鄉服務網絡持續完善,138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610個農村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721個老年食堂(助餐點)建成投入使用,還建成了1.6萬張家庭養老床位。
醫療服務供給進一步豐富。目前,廣西醫養結合機構達到185家,有效打通了醫療與養老的服務壁壘。在就醫便利化方面,全區90%以上的醫療機構落實了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87.9%的公立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等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94.5%的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立了老年醫學科,有效解決老年人看病就醫“急難愁盼”。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達65.97%,從預防到診療的健康服務不斷深化。
老年友好型社會進一步完善。“十四五”以來,廣西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目前,已成功創建80個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新時代“銀齡行動”深入開展,80萬名以上老年志願者活躍在各行各業,“銀齡教師計劃”累計招募近1萬名優秀退休教師,深入脫貧地區、邊境地區開展支教。老年教育資源不斷擴容,161所老年大學吸引了13萬多名學員,社區教育、遠程教育讓老年人隨時隨地能學習。
養老産業進一步壯大。廣西在全國率先出臺《旅居養老服務規範》地方標準,開發20條精品路線和特色産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與21個省份建立旅居養老合作機制,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東北亞、西北地區舉辦“到廣西養老”系列推介活動,“壯美廣西・長壽福地”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2025年1—7月,到廣西旅居養老的老年人超過294萬人次,同比增長24.6%,帶動消費580多億元,旅居養老産業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文 譚麗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