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通過“五個一批”舉措保護髮展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2017-12-18 10:51:23|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

  日前在貴定召開的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現場會上,筆者獲悉我省通過“五個一批”舉措,紮實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的保護與發展。

  “少數民族特色村鎮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繁榮發展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省民宗委主任向紅瓊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我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緊緊圍繞保護特色民居、培育特色産業、改善特色人居環境、傳承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五位一體”工作目標任務,通過“五個一批”舉措,建立機制,完善措施,紮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取得明顯成效。

  完善機制,推動保護一批。在省級層面,先後組織編制了《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指導規劃》《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規劃(2016—2020)》,明確保護髮展的工作方向和目標任務,為各地開展工作提供依據。在市(州)縣級層面,支持和推動各級在“十二五”期間編制50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髮展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十三五”專項規劃、廊帶示範規劃、特色小鎮規劃以及重點村寨詳細規劃,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分級分類規劃體系。建立健全技術指導體系,促進規範保護髮展。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少數民族特色小鎮保護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各級各部門提供了基本遵循。

  集中投入,重點扶持一批。我省實施重點特色村鎮培育計劃,按照典型引路、示範帶動、以點帶面的原則,在全省遴選了基礎條件較好、民族特色濃郁、發展潛力較大、示範帶動作用強的10個少數民族特色小鎮和10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作為重點培育扶持對象。“十三五”以來,省民宗委共投入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專項資金12115萬元,重點從特色村鎮特色民族改造、民族文化設施建設、特色産業發展、民族節慶培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促進民族文化、鄉村旅遊、現代觀光農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新模式,除西江苗寨、肇興侗寨、惠水好花紅布依寨外,又成功培育了貞豐者相特色小鎮、三惠邛水特色小鎮、貴定音寨村、青岩龍井村等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品牌。

  整合資源,合力打造一批。“十三五”以來,我省充分發揮各級統戰、民宗、旅遊、發改、財政、水利、住建、交通、扶貧、商務等部門的各方面優勢,充分依託我省自然生態、民族文化、“縣縣通高速”等方方面面資源,緊密結合旅遊業“井噴式”增長、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扶貧開發、“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任務,整合資源,捆綁投入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的路、水、電、房、訊、醫、電子商務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全面改善民族特色村鎮的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村鎮,創建了一批精準扶貧民族示範村寨,培育了一批民族旅遊村鎮,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保護與發展雙提升的目標。

  培育典型,示範引領一批。結合我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數量龐大而投入有限的實際,按照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的原則,重點抓好一批典型培育。突出抓好10個廊帶示範。按照“區域連片、特色鮮明、風情濃郁”和“地域相連、特色相近、文化包容”原則,把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編組成為12個特色村鎮廊帶,每個廊帶又劃分為若干具體的小廊帶,從中選取10個各方麵條件較好的小廊帶進行重點扶持,培育成為典型,探索經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突出抓好10個特色小鎮示範。從2016年起,省民宗委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按照1個市州扶持培育1個特色小鎮的安排,對示範創建的10個民族特色小鎮進行示範打造。同時,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打造一批示範小鎮。

  命名掛牌,激勵帶動一批。一方面,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將我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納入“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目前,在國家民委命名掛牌的兩批1057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中,我省有213個,佔20.15%,命名掛牌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另一方面,開展省級命名掛牌活動。出臺了《關於2016-2020年命名掛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實施方案》,制定了命名掛牌的標準和程式,安排部署了“十三五”期間命名100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工作。目前,我省已開展了兩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活動,共命名514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充分調動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形成了良好的帶動效應。

  “黨的十九大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戰略性任務。”省民宗委副主任徐飛説,我省要牢牢抓住黨的十九大給予的戰略機遇,繼續深入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各項任務落實,以村寨為基礎,以小鎮為中心,以廊帶為引領,努力開創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髮展新未來。

  象徵民族團結和諧的布依轉場舞,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