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麻煩幫我看一下這個辣椒得的什麼病?”近日,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馬蹄鎮團江村的辣椒種植技術現場培訓會上,57歲的椒農王清海找了一株患病的辣椒苗,焦急地向技術員請教防治方法。
經過技術員石磊的診斷,這株辣椒苗是患了炭疽病。找到病因後,石磊耐心地講解如何進行治療,並一再叮囑大家“一定要預防到位,不要重治輕防”。
“這回曉得了,我家的辣椒就是得了這種病。”“快拿手機錄下來,記不起來的時候可以看視頻……”雖然頂著火辣的太陽,參加培訓的數十名椒農仍然熱情不減,邊討論邊把患病的辣椒苗互相傳遞著觀察學習。
王清海家住馬蹄鎮團江村,種了半輩子辣椒的他,沒想到還會“栽跟頭”。這兩年,他種的幾畝辣椒不是開溝不科學被水淹,就是患病蟲害,“每年至少損失兩三千元”。
讓王清海感到欣慰的是,一個名叫石小兵的辣椒經紀人來到團江村,不但帶來了訂單,還帶來了大家急需的辣椒種植技術。
石小兵也叫石永松,是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辣椒城的一名職業辣椒經紀人。從事辣椒貿易20多年,他把貴州的辣椒賣到了成都、重慶、深圳等地,生意越做越大。
但近年來,石小兵發現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由於辣椒品種繁多,加上老百姓管護不到位,單品辣椒的量小,有市場卻沒有貨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5年前後,石小兵走上轉型之路,發展起了“公司+合作社+椒農”的訂單農業模式,鼓勵椒農種植指定的辣椒品種,並免費提供技術跟蹤服務。
馬蹄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秦仕模介紹,從育苗到辣椒烘乾,石小兵的技術團隊在辣椒生長的重要時間節點,都會給椒農進行培訓。“我們根據辣椒的生長情況,不定期召集種植3畝以上商品辣椒的椒農到田間地頭培訓,解決他們的技術難題。”秦仕模説,作為播州區辣椒種植大鎮之一,今年馬蹄鎮共種植辣椒2.3萬畝,其中1萬畝與石小兵的公司簽了訂單。
“如果嚴格按照我們的技術規範來種植,椒農每畝可增産200斤左右的幹辣椒。”石小兵説,公司與椒農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市場價高於保底價時就按市場價收。通過技術指導,提高辣椒産量,最終實現椒農增收、公司增效的“雙贏”。
播州區、福泉市、開陽縣……眼看辣椒收穫在即,石小兵忙得不可開交,整天帶著技術團隊到處給椒農做培訓。“辣椒採摘第一茬時會留下傷口,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影響辣椒的後續生長。”他説。
目前,石小兵的公司已在貴州省的多個縣(市、區)簽訂訂單辣椒約9萬畝,涉及數千戶椒農。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石小兵和他的技術團隊已累計培訓椒農上萬人次。通過技術培訓,大批椒農受益,其中很多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正常情況下,一畝辣椒的毛收入在5000元左右,種得好的話還能更高。”秦仕模説,以馬蹄鎮為例,全鎮15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就有947戶通過種植辣椒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記者 施錢貴)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