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政協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2022-01-29 09:10:43來源:貴陽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衷心擁護“兩個確立” 忠誠踐行“兩個維護” 凝心聚力 同心協力譜寫新時代“強省會”新篇章 政協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胡忠雄馬寧宇孫登峰聶雪松陶平生在主席臺就座 石邦林主持 通過政協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和提案審查情況報告

政協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于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在貴陽勝利閉幕。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郭然 攝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于1月28日下午在貴陽勝利閉幕。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忠雄,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馬寧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登峰、黨組書記聶雪松,市委副書記陶平生在主席臺就座。

  政協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主席石邦林,副主席耿貴剛、宋平、殷勤、喻理飛、梁顯泉、付濤、陳雨青、向洋、田社鴻,秘書長何發兵出席並在主席臺前排就座。閉幕會執行主席由石邦林、梁顯泉擔任,會議由石邦林主持。

  應邀出席會議的領導同志還有: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貴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貴陽警備區政委,市政協歷屆主席,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黨組書記,市政協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同志,市政府秘書長。

  會議應到委員368名,實到委員354名,符合規定人數。

  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提案審查委員會關於十三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會議指出,政協第十三屆貴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貫徹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奮力推進“強省會”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共商貴陽貴安改革發展大計的一次盛會,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忠雄書記、馬寧宇代市長、陶平生副書記等領導同志出席大會開、閉幕會,聽取委員大會發言,參加界別聯組討論,發表了講話、作出了指示,對政協工作和委員履職給予充分肯定,對今後政協事業創新發展和委員更好發揮作用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全體政協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緊緊圍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工作思路、奮鬥目標和重點任務,認真履行職責,有效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取得了積極成果。大會莊嚴熱烈、風清氣正、務實高效,是一次高舉旗幟、團結民主、鼓勁加油、凝心聚力的大會,是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的大會。

  會議強調,未來五年貴陽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奮力譜寫新時代“強省會”新篇章的進軍號角已經吹響。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切實鑄牢政治忠誠,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始終不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認真貫徹落實好胡忠雄書記的講話要求,以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的奮進姿態,努力在推動新時代“強省會”的趕考路上幹成一番新事業,幹出一片新天地。

  會議要求,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更加緊扣中心大局,聚焦市委“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八個強”重點工作,緊扣城市“一圈兩場三改”和農村“五治”等民生關切,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發助推之力,始終與市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在“強省會”行動中勇於新擔當、實現新作為。要更加強化統戰功能,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在大團結大聯合中畫大同心圓、廣聚正能量。要更加提升履職本領,切實增強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繫群眾、合作共事“四大能力”,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在工作提質增效中鍛造好作風、展現新氣象。

  會議號召,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同心協力,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推動全市政協工作再上新臺階,努力在書寫新時代“強省會”新篇章中展現政協新作為、作出政協新貢獻,以優異成績喜迎中共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部分住築省政協委員,開發區領導,大會副秘書長,市直部門、貴安新區有關部門、部分市管企業主要負責同志應邀列席會議。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閉幕。(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衣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