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陽高新區:2021年規模工業總産值首破200億元
2022-02-09 09:36:01來源:貴陽日報編輯:羅淼責編:周經韜

貴陽高新區:2021年規模工業總産值首破200億元

俯瞰貴陽高新區。(資料圖片)

  新年伊始,貴陽高新區傳來“好聲音”:2021年規模工業總産值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預計累計完成202億元,同比增長26.5%;規模工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24.3%,超市下達全年目標0.3個百分點;新引進産業項目到位資金累計完成170.1億元,絕對值排全市第1名;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軟體業務收入(500萬口徑)預計累計完成90億元,同比增長19.7%,預計絕對值排全市第1名;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累計完成5356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預計累計完成31218萬美元,完成總量、進度排全市第1名。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21年,貴陽高新區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工程、第一動力、第一任務,全區經濟呈現穩中有進、提質提速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十四五”規劃和“強省會”行動良好開局。

  培育“專精特新”

  撬動經濟大發展

  參與我國現役絕大部分軍用航空發動機生産任務,承擔所有預研、在研軍用航空發動機型號研製任務,國産大飛機C919長江系列航空發動機環鍛件的核心研製生産單位;全面融入全球商用航空發動機製造産業鏈,成為全球民用航空發動機六大製造商在亞太區的合格供方資質並配套全係金屬材料的鍛件製造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貴州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專注從事航空難變形金屬材料環形鍛件的研發與製造。

  多年來,航宇科技針對航空産品高品質、高可靠、長壽命、可追溯的要求,結合自身技術積澱,搭建了新材料應用研究、近凈成型技術應用研究、數字化製造過程式控制制研究、民用航空發動機鍛件集成製造技術研究等研發平臺,依託上述平臺成功研發了航空難變形金屬材料組織均勻性控制技術、雜異形環軋鍛件軋製中間坯設計與製造關鍵技術等十大系列核心技術,改變傳統鍛造過程中的一些痛點和難點。

  公司成立以來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10項,主持編制國家標準3項,擁有發明專利58件,其中2件國際發明專利。

  航宇科技只是貴陽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的一個縮影,縱觀貴陽高新區其他企業,科技含量高與發展潛力大是共有的標簽。

  智慧化生産線每8秒採集一次生産數據,每分鐘可生産近300件産品……走進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廠房,生産線正開足馬力生産。

  “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8000余萬元,並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部部長彭紹波説,自雅光電子沙文園區新廠投用以來,以創新為驅動,公司積極向國內一流汽車晶片及系統控制研發生産企業邁進。廠房新購置的生産線設備全部擁有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介面,不僅大大提升了産品的生産效率和品質,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智慧化、自動化管理水準。

  “這條智慧化生産線完全由我們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讓雅光電子有底氣進軍國際高端主機市場。”彭紹波説,不斷創新,讓雅光電子榮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目前,雅光電子已完成從元器件産品製造商向系統産品製造商的轉變。相比2006年剛成立時,公司總資産增長了60倍,産品佔據全球整流二極體市場的10%,已成為通用、吉利、長安、東風、比亞迪等知名品牌的供應商。

  在貴陽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不僅逐年遞增,且增速喜人,已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的主力軍。2021年,貴陽高新區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戶,省級和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各14戶。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0家企業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為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線,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近年來,貴陽高新區積極培育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通過強化政策落實、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優化營商環境等,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引導全區中小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同時,強化政策扶持,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家、省、市、區相關政策開展宣傳和指導,讓企業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狠抓項目建設

  積蓄髮展後勁

  在貴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10萬平方米的廠房中,只有少數工人在機器旁記錄、檢查,一排排大型機械臂動作靈活地快速進行生産。車間裏整潔安靜,就算設備高速運轉時,也僅有輕微的機械運轉聲。

  “我們是採用工業4.0標準建設的智慧化工廠,配料、涂布、輥壓、疊片、裝配、烘烤、檢測等關鍵工序,都實現了自動化裝備、信息化管控、智慧化決策。”貴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翁勇説,公司生産的是由比亞迪公司研發的動力電池——刀片電池。目前,這種電池已經順利通過安全性要求最苛刻的針刺測試。

  “刀片電池的成本下降了30%,空間利用率提升了50%,具有安全性高、功率大、續航強、壽命長等特性。”翁勇説,目前,該公司生産的刀片電池主要供應比亞迪汽車。整個項目達産後,將會形成百億産能規模。

  2019年1月,比亞迪公司與貴陽國家高新區簽署《智慧製造産業園投資合作協議》,成立貴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規劃建設比亞迪智慧製造産業園。“在高新區全方位支持和強力推動下,該項目在兩年內建成投産。”翁勇説,目前公司共建成6條15GWh産能生産線,2021年産值達到16億元。

  項目建設的力度決定經濟發展的速度,項目建設的水準決定經濟發展的品質。當前,全力抓好項目建設,既是穩定經濟增長的當務之急,也是增強發展後勁的長遠之策。2021年,貴陽高新區推動比亞迪弗迪電池項目、神奇制藥沙文生産研發基地等項目竣工投産,振華新材料二期、時代沃頓膜用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年推動開工工業項目18個,推進新入庫項目47個,支撐本年投資40.3億元。

  為促使項目儘快動工,貴陽高新區深入實施“雙重”服務工作機制,對新引進項目、擬建項目、在建項目實施“三定”推進方案,按照“定責任、定節點、定目標”原則,制定工業項目建設成長計劃,明確項目建設、投産、上規時間節點,加強服務和調度,推動簽約項目儘快落地開工、在建項目儘快達産投産,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為工業持續快速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新發展新格局

  奮發展現新作為

  開局關乎全局,起跑決定後程。

  站在新起點,貴陽高新區將通過堅定不移抓目標、堅定不移強産業、堅定不移推項目、堅定不移聚要素“四個堅定不移”,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堅定不移抓目標。精準錨定2025年工業總産值突破700億元、工業投資累計完成500億元目標,聚焦“兩主一特”産業,從保存量、擴增量、提品質三方面入手,著力在建鏈、補鏈、強鏈、延鏈上下功夫,全力推動中晟泰科、中航發黎陽等重點企業達産增效,持續保持工業經濟中高速增長良好勢頭,確保今後引進的産業項目畝均稅收達到30萬元、畝均投資1000萬元、畝均産值1000萬元以上,為全市工業發展作出支撐貢獻。

  堅定不移強産業。把産業大招商作為“一把手”工程,建好用好“兩圖兩庫兩池”,精準開展央企招商、以房招商、以商招商,精準鎖定産業鏈薄弱環節和目標企業,確保到2025年,累計引進“兩主一特”及軟服業項目267個,“兩主一特”工業總産值突破620億元,規模工業企業達到200戶,工業企業達到1000家。依託雲上貴州等信創産業平臺,率先在高新區佈局全省信創産業集聚區,到2025年,軟服業收入達788億元,佔全省70%。

  堅定不移推項目。確保動態保持項目儲備不少於70個,總投資1000億元,年度可實施項目投資規模200億元以上,形成建設一批、投産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建設格局。採取全項目鏈管理服務模式,緊盯簽約、開工、建設、竣工、投産、達産六個環節,不斷健全完善領導幹部包保、“雙重”服務等工作機制,讓全區幹部下沉到項目去、到企業去、到車間去,採取超常規舉措快建快投,力爭新簽約工業項目6個月內開工率不低於80%,新開工項目18個月建成投産率不低於80%。

  堅定不移聚要素。深入落實市委關於抓工業要素的系列要求,推動土地、人才、標準廠房等資源要素聚集,以強有力的要素保障,助推工業大突破。持續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保證工業用地的數量和品質,確保到2025年累計完成工業用地收儲3750畝。探索建立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標準廠房的新模式,確保到2025年新增2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始終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進一步深化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全力推進人才小鎮、國際人才城、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等載體建設,到2025年新增新型工業化領域高層次人才2000人,培訓新型工業化領域人才4萬人。

  旌旗動,戰正酣。貴陽高新區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掀起建設熱潮,奮力成為圍繞“四新”主攻新型工業化的排頭兵,為新時代“強省會”作出貢獻。(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易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