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優良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幸福增長點”
2022-04-25 09:28:38來源:新華網編輯:羅淼責編:李勝蘭

  新華網貴陽4月24日電(盧志佳)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貴州省,森林覆蓋率達62.12%,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近年來,生態城鎮、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等在黔貴大地風生水起,“綠色生活”和“美麗經濟”比翼齊飛,優良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重要的“幸福增長點”。

(中首)貴州:優良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幸福增長點”

航拍色彩繽紛的貴陽觀山湖公園(2021年11月18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開門見景,住享“生態紅利”

  坐落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核心區的觀山湖公園綠樹成蔭,碧水清波,公園佔地5500余畝,植物種類有600多種,野生鳥類70余種,是一個以濕地為特色,集觀賞遊覽、文化娛樂、康體健身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原生態濕地公園。

  “這個公園是吸引我來觀山湖區定居最重要的原因,對於我們老年人來説,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這肯定是我首先考慮的。”今年69歲的劉明怡阿姨退休之後,就把家安在了觀山湖區金華園小區。

  金華園小區與觀山湖公園僅一路之隔,可謂是坐擁湖光山色,用劉明怡的話來説,“我感覺好像住在一幅畫裏面。”每個星期,劉明怡至少去兩次觀山湖公園,在那裏散散步、跳跳舞,享受美好的養老生活。

  “家門口有公園”的幸福日子,得益於貴陽市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效率推進公園城市建設。

  截至2021年底,貴陽市已完成230個山頭的修復治理和綠化提升,新建660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山體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等各類公園,全市大、中、小、微各類公園達1025個。

  這些公園像一顆顆“綠色明珠”,構成了貴陽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讓貴陽市民既能推窗見綠、開門見園,又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體驗鳥語花香,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中首)貴州:優良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幸福增長點”

貴州錦屏春蕾林場的護林員們在清除防火線上的雜草(2019年6月1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鄉村振興,用好“生態動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在貴州農村變成寶貴的生態財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生態動能”。

  在“中國竹子之鄉”遵義赤水市,18萬竹農每年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筍,人均可增收3200余元。有的竹農家中擁有上百畝竹林,他們上半年挖筍、下半年伐竹,收入能到10萬元,竹林已成為當地群眾持續增收的“綠色銀行”。

  赤水市從2001年開始開展“退耕還林”生態治理,赤水大同鎮天橋村村民萬鵬家的15畝土地便全部種上了竹子,房前屋後鬱鬱蔥蔥的竹林,每年可為萬鵬家增收兩萬餘元。“現在這個筍子可以賣錢,竹子也可以賣給傢具廠和造紙廠,竹林平時不需要管護,我還可以出去打工,比原來種玉米效益好太多了。”萬鵬説。

  在“瀑布之鄉”安順市,當地不少鄉村充分利用氣候“涼資源”和山水田園風光,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來鄉村避暑、觀景、品美食,成為很多遊客在黃果樹瀑布、龍宮等傳統5A級景區之外的新選擇,也讓旅遊産業紅利充分釋放到了鄉村。

  驅車行駛在安順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千畝荷田”的觀光道上,濃濃的綠意在兩邊飛馳,荷塘四週,一排排青灰色的房屋排列整齊,儼然一派山裏江南的模樣。“現在我們的旅遊産業有了起色,大家都更自覺地愛護村裏的自然環境和衛生環境了。”水井村藕禦坊農家樂的經營戶吳海和告訴記者,荷花盛開的時候,他的農家樂曾單日接待過100多名遊客,3個月下來,經營收入可達10余萬元。

  儘管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貴州各地鄉村都在實踐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幫助農民賺上“生態錢”,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中首)貴州:優良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幸福增長點”

畢節市織金縣三塘鎮群眾搬運剛采收的平菇(2021年12月5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增綠護綠,守好生態底色

  林業資源是生態環境最重要的底色,貴州在增添“底色”的過程中,既注重增綠補綠,也注重護綠管綠。

  今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貴州省堅持8年來的慣例,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幹部義務植樹活動,形成了以上率下、全民參與國土綠化的良好氛圍。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貴州省植樹盡責人數達519.88萬人次,全省完成營造林面積達189.12萬畝,營造林面積居全國第二。

  三分造,七分管,造綠可貴,護綠更可貴。

  2019年8月,莫某紅等三人在未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砍伐貴州省荔波縣小七孔鎮中心村某處林木,造成了嚴重後果。荔波縣人民法院依法對莫某紅等三人分別判處不同的刑罰。同時判決,莫某紅等三人按照荔波縣林業局《補植復綠實施方案》,于2022年4月前在原砍伐地補植林木馬尾松或杉木苗828株,並保證成活率達85%以上。近日,相關部門對其種植行距、樹苗大小、成活率等方面進行了現場考查,確保被告人按要求履行原地補植復綠義務。

  “補植復綠”機制是修復性司法實踐的新舉措,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新亮點。據悉,貴州檢察機關近年來聯合自然資源部門建立“補植復綠”基地160余個,共補種樹木復綠13萬餘畝,1900萬餘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