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生態添活力 産業強動力 綠色經濟為貴州省高品質發展注入動能
2022-09-21 09:37:12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馮薇薇

  “通過錳鋇工藝的結合可以實現硫的資源化利用。”初秋,在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貴州紅星發展大龍錳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嚴家鐸告訴記者,錳礦對鋇鹽生産過程中的廢氣二氧化硫進行回收處理,用於生産電池級高純硫酸鹽,實現了硫資源的有效利用。

  近年來,通過對錳鋇鋰系列高新技術産品的研發、生産和經營,紅星公司成為錳鋇鋰結合循環化改造試點企業,生産的産品已進入金霸王電池、南孚電池、廈門鎢業等知名新能源企業的供應鏈條。

  黔貴大地,逐綠前行。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屏障,貴州大力推進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已達45%,正形成包括綠色消費、綠色生産、綠色流通等在內的綠色經濟體系,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短短幾分鐘,流水狀的磷石膏便在模具裏冷卻成石膏模盒,從模具上取下,便可送往建築工地上,用於建築行業現澆砼空腹樓板施工……這是貴州磷化集團磷石膏模盒生産線上的景象。

生態添活力 産業強動力 綠色經濟為貴州省高品質發展注入動能

  鳥瞰貴州磷化集團福泉磷石膏新型建材産業園和磷石膏渣場

  無獨有偶,作為貴州磷化集團旗下集磷石膏綜合利用研發、生産、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産業公司,貴州磷化綠色環保産業有限公司通過不斷探索,率先破解了磷石膏綠色新型建材的技術瓶頸,並引入多家企業開展石膏建材項目合作,現已建成福泉、息烽、開陽三個磷石膏新型建材産業園區,形成了多條磷石膏新型建材生産線。

  轉變發展思路,守好“綠色家底”。早在2016年,貴州就提出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四型15種産業。

  2018年,貴州率先出臺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産”政策,按照“誰排渣誰治理,誰利用誰受益”原則,將磷石膏産生企業消納磷石膏情況與磷酸等産品生産掛鉤,倒逼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快綠色化改造升級步伐,推動磷化工産業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貴州緊盯磷石膏“産消平衡”目標,圍繞磷石膏建材、制酸、充填三大利用途徑,推動規模化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初步形成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産業鏈。2021年,貴州省綜合利用磷石膏1034萬噸,綜合利用率達85.2%。

  “十四五”期間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貴州厚植生態優勢,不斷探索綠色生産方式。

  在地面集控中心啟動按鈕,割煤、移架、運輸……地下煤炭就源源不斷地送至煤場。“這一刀割下來,200米的採面一個來回,只需一個半小時,機採量就有500噸。”在位於織金縣的貴州文家壩礦業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公司機電副總經理寧飛指著螢幕説,“如果是以前的‘炮採’,這個工作量需要20名工人工作3小時。”

生態添活力 産業強動力 綠色經濟為貴州省高品質發展注入動能

  織金縣文家壩煤礦

  只要在地面集控中心啟動按鈕,在遠處的織金縣綺陌鄉鄢家寨、小橋邊一帶地下200米的礦井中,採煤機就“一鍵開採”,如果瓦斯、溫度超標,系統會自動預警並進行危機處理。

  “智慧化採煤”讓採礦告別了傳統的“傻大黑粗”,不但節約了人力,保障了生産安全,還提高了開採效率。

  如今,伴隨著中國石化貴州50萬噸/年PGA項目一期建設不斷推進,未來,文家壩礦業的煤塊將在這裡先變身為易降解的聚乙醇酸,再被下游企業用於生産高端綠色環保産品。

  生態環境的好壞在本質上與生産方式緊密相關。貴州積極推進工業企業的綠色轉型,轉變的不只是生産環境,也是競爭環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拓展新增長點、提升品牌效應,也是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

  2009年,第一次生態文明論壇貴陽會議在中國首次提出“綠色經濟”的概念,倡導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貴州一路摸索前行,有過曲折和坎坷,但走的腳步從未踟躕、決心從未動搖。

生態添活力 産業強動力 綠色經濟為貴州省高品質發展注入動能

  關嶺自治縣納卜林業光伏電站

  破舊而後能立新,隱藏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背後的是,貴州在産業結構上“騰籠換鳥”的轉型智慧和“鳳凰涅槃”的改革決心。

  ——圍繞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産品、綠色供應鏈等積極打造綠色製造體系;

  ——借助電商讓茶葉、蔬菜、刺梨等走出深山、走出鄉村,綠色農産品呈泉涌之勢;

  ——城市近郊遊、森林旅遊、休閒康養多點開花,不斷擦亮“山地公園省”的金字招牌;

  ——光伏發電、風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強大助力;

  ……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奮進在高品質發展新征程上,貴州人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

  生態添活力,産業強動力。貴州深入推進綠色經濟倍增計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生態工業、生態城鎮、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等産業風生水起,澎湃的綠色動能正不斷夯實貴州高品質發展的“底座”。(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