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七星關區倒天河畔,一江清水,兩岸錦繡,俯拾皆景;同心公園內,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閒地享受秋日的暖陽……
近年來,七星關區通過控源減排、生態治理、流域監管等措施,對倒天河沿線開展全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倒天河水更綠,兩岸山更青。
畢節市七星關城區河道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正在倒天河打撈垃圾。陳曦攝
倒天河水庫是畢節人民的“母親河”,也是城區人民重要的飲用水源之一,始建於1956年,總庫容為1880萬立方米,日供水約10萬噸。
“以前水庫裏的水顏色深黃泛綠,現在近看清澈見底遠看一片碧藍。”據畢節市倒天河水庫管理所副所長李軍介紹,過去倒天河水庫周邊由於住戶較多,生活垃圾未集中處理,生活污水、養殖污水肆意流淌,給倒天河水帶來了較大污染。
畢節市七星關城區倒天河下游碧陽湖景觀。陳曦攝
為科學系統解決倒天河水庫面臨的環境問題,2014年12月以來,七星關區對倒天河水庫開展全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啟動倒天河水庫移民搬遷工程,取締倒天河水庫一、二級保護區內的養殖場,避免污水流入倒天河,確保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優質水”。
如今,綿延的母親河,不僅滋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百姓,還成為群眾休閒打卡的聖地。
倒天河水庫大壩。陳曦攝
“我覺得這裡最適合鍛鍊,相比綠化好,水也比較綠,關鍵是衛生搞得好,所以我們每次跑步都選擇這邊,心情比較愉悅。”市民賀興建介紹説,環境變好了,早上來這兒鍛鍊的人特別多。
七星關區倒天河水庫美景。宋勇攝
為改善主城區倒天河河道水環境品質,七星關區採取以恢復天然濕地、建設涵養林帶的方式,對溝渠污染進行綜合生態治理,在河道兩岸營造天然濕地生態系統,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去年3月以來,我們對城區老舊破損管網進行維修改造,讓原來的雨污混流模式逐步演變為現在的清污分流方式,使我們的倒天河更加清澈,倒天河兩岸的生態更加宜人。”七星關區住建局管網中心工作人員羅曉龍説。
畢節市七星關區冷水洞公園。
目前,七星關區已在中心城區範圍新建了大新橋、觀音橋、五龍橋、第一、第二5個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每日16.5萬噸,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中心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從97.5%提升至98.6%。
如今,穿城而過的倒天河,水清林綠,相映成趣,沿河兩岸樓房林立,錯落有致,構建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濱河景觀;潺潺流水穿過整個七星關城區,讓百姓的城市生活多姿多彩,藍天白雲,綠水青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正在七星關區徐徐展開。(圖/文 范俊岑、李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