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百千萬”五級醫務人員進基層強能力的工作部署,黔南州聚力“三條線”,強力推進“百千萬”五級醫務人員進基層強能力工作落到實處,體系化落實“保健康、防重症、強救治、降死亡”重點任務,著力提高見醫率、見藥率,構築通達順暢的基層醫療救治防線。
一是聚力醫療救治線,著力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黔南州將全州12個縣(市)劃分為三個協作區域,由黔南州人民醫院、黔南州中醫醫院、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分片包保,針對每個縣(市)組建救治專家組、建立遠程診療機制,實行24小時輪班,做到實時監測、對接會診、及時轉診,強化救治。採取遠程視頻形式組織包保片區縣(市)、基層醫療機構臨床醫護人員進行診療救治實操培訓,目前已培訓11961人次。
州內3家三甲醫院強化資源互補協調,當重症床位、救治設備不能滿足本院患者救治需求時,統籌其他醫院協同做好重症患者收治和救治設備保障工作。單個縣(市)救治資源不能滿足需求時,實施區域協作救治。
此外,黔南州還成立了重症救治專家團,與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建立結對幫扶救治機制,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二是聚力“四早”防範線,抓實“關口前移”
以兩個“全覆蓋”標準開展巡迴診療和下沉駐點診療。各縣(市)均建立由縣級醫療機構醫師組成的3支以上巡迴醫療小分隊,每支小分隊不少於3人(至少含1名呼吸、重症、傳染或康復科專業醫務人員),按照一週不少於兩次、每次工作時間不少於2天的要求,持續深入鄉村開展巡迴診療服務,全州縣級醫院共建立105支336名醫師巡迴醫療小分隊,實現1195行政村全覆蓋。由縣域醫共體選派相關專科醫師下沉鄉鎮駐點參與鄉鎮衛生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診斷、救治和後期康復服務工作,全州共選派342名執業(助理)醫師下沉駐點鄉鎮衛生院,實現228個鄉鎮衛生院全覆蓋。入村巡迴診療和下沉駐點診療都重點聚焦65歲以上人群,針對性開展新冠感染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早轉診等重點服務工作。截至1月10日,縣級醫院指導基層診療患者5349人、識別重症傾向患者98人、指導轉診患者66人。
紮實做好醫務人員走村(居)入戶工作。全面發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醫、家庭醫生團隊行動起來,實行網格化包片負責制,採取見面隨訪、電話、微信等方式定期監測重點人員感染情況、用藥情況、症狀情況和生活狀況,把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早轉診“四早”工作落實到“人頭”上。1月1日以來,黔南州共組織8234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和2205名村醫開展以重點人群為重點對象的入戶診療服務。1月10日,全州基層醫務人員走村入戶開展診療服務5.24萬人次,1月1日以來累計開展服務34.3萬人次。
做實重點人群“二包一”跟蹤服務。印發《黔南州重點人群“二包一”跟蹤服務工作提示》,明確人群範圍,細化分類標準、服務標準,聚焦65歲以上老年人、孤兒、留守兒童等7類重點人群,實行“紅、黃、綠”3類分級分類管理,按照“紅色”人群兩天一次、“黃色”人群三天一次、“綠色“人群每週一次的服務頻次標準,採取面訪、問訪等方式,針對性開展“陽康者”康復指導、“正陽者”用藥干預或轉診救治服務、“未陽者”感染監測和健康管理服務。目前已按臺賬化管理方式對54.5萬人重點人群進行全覆蓋“二包一”跟蹤服務,當日問訪15.07萬人,面訪12.75萬人。
精準投放小分子藥物。按“人頭計劃”建立小分子藥物供給保障管理臺賬,針對重點人群按已經感染康復、正在感染和尚未感染三類情況進行全覆蓋摸底排查,分類落實干預措施,特別是抓實抓細正在感染人員和未感染人員的健康監測和早期干預,按照“藥對人”的方式積極儲備和精準投放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藥物,做到全州統籌、多點備藥、人藥銜接,著力解決儲備不均、藥人不銜接、部分基層醫師用藥能力不足和干預不及時的問題。自1月7日實施精準投放小分子藥物以來,累計精準指導正在感染並適宜用藥人員服用小分子藥物386人。
三是聚力遠端監測線,嚴防二次峰值
依託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鄉鎮幹部、“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等基層力量,採取電話聯繫、微信對接等方式對春節期間即將返鄉人員按已經感染康復、正在感染和尚未感染三類人員感染情況進行遠端監測。對已經感染康復人員提醒落實健康管理、加強個人防護;對正在感染人員提醒落實科學用藥和注意適時到醫院診療;對尚未感染人員提醒落實好個人防護措施。對返鄉人員返鄉後第一時間面訪或問訪,倡導開展抗原檢測,第一時間引導檢測結果陽性者自覺防護管理和診療干預。目前已對3萬餘名返鄉人員開展遠端健康監測,牢牢掌握“早發現、早識別、早干預、早轉診”服務主動,嚴防二次峰值。(王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