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橋梁建設隊伍“走出去”見聞
2023-02-27 09:09:09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盧佳靜

  原標題:跨越山河築大橋——貴州橋梁建設隊伍“走出去”見聞

貴州橋梁建設隊伍“走出去”見聞_fororder_22894c98-5499-4c14-bed5-4788ab789ffa

貴州路橋集團承建的“重慶第一高橋”筍溪河特大橋。(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貴州橋梁建設隊伍“走出去”見聞_fororder_f06c8870-173b-4bb0-966e-4d6c95c594db

建設中的奉建高速白帝城長江大橋,不遠處即是三峽夔門和三峽之巔。 梁傳明 攝

貴州橋梁建設隊伍“走出去”見聞_fororder_10a04626-c077-4552-8417-f1ea6a459cb3

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從有著“世界第一斜腿”美稱的水盤高速北盤江特大橋,到“重慶第一高橋”筍溪河特大橋,再到“鎮守”著三峽夔門的白帝城大橋,三座含金量極高的大橋,地理位置、建造工藝各有不同,但卻有著一個共同點:均出自貴州交通建設隊伍之手。

  從雲貴高原來到三峽之巔,從珠江支流轉戰長江主航道……他們不僅要在貴州省內開疆拓土,更決心將在“橋梁博物館”練就的精湛技藝帶向更遠處。

  打開山門,擁抱江海,貴州橋梁建設者們攻堅克難,創造一個又一個“萬橋飛架”的人間奇跡。

  要幹就幹品質工程

  2月15日清晨,作為貴州路橋集團白帝城長江大橋項目負責人的范金友照舊召集每日都要進行的晨會,對整個工程進度及細節把控的重點再三強調。

  頭戴安全帽,乘坐升降機到達175.2米高、封頂不久的2號主塔塔頂,眺望遠方,一頭是無盡的江水,一頭是剛開挖完工不久的錨碇隧道,“在長江上建一座橋,是我們橋梁人的夢想。”范金友説。

  而對於白帝城長江大橋項目總工黎圓圓而言,追夢的起點,就在北盤江。

  在號稱“世界大峽谷”的北盤江大峽谷,一條巨龍般的空腹式連續剛構橋橫亙其間,腹部撐起宛如三道巨型浪花的主橋墩,似龍爪深嵌大地,蔚為壯觀。

  “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勘路時一人帶點乾糧就進山,前期工作很多物資都是人背馬馱……”2009年,克服了峽谷絕險的水盤高速北盤江特大橋,以其世界首創的“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工藝”,填補了200米至400米連續剛構橋跨度的空白。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公路行業最高品質獎(李春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黎圓圓參與的一個項目就拿到了國內重要獎項的“大滿貫”,“要幹就幹品質工程”也成了他和這支隊伍堅持不變的初心。

  榮譽背後,是很多不為人所知的艱辛。“但面對挑戰越挫越勇,才是貴州路橋人的精神底色,也是我們能在峽谷深淵造出一個又一個世界級橋梁的關鍵所在。”

  14年過去了,再次回憶起當年建橋時候的場景,貴州路橋集團副總工程師、原水盤高速北盤江特大橋項目技術主管劉小飛仍感慨萬千。

  環境艱苦,卻也是磨煉隊伍的好時機。

  技術攻關遇到難點,當時的項目總工,現貴州交建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韓洪舉親自指導、把關;針對空腹部分的下弦採用的“上置斜爬式挂籃”技術由劉小飛主要負責,從設計開始到最終成型,圖紙畫了一遍又一遍;為錘鍊新人,范金友、黎圓圓等年輕人放開手腳,邊學邊幹……

  “正是大家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篤行務實的工作作風、勇於創新的工作方法,才逐漸打造出貴州路橋的響亮招牌;越來越充實的人才儲備,也為我們走出貴州,通江達海造高橋奠定堅實基礎。”貴州路橋集團副總經理冉茂學説。

  用實力打開省外市場

  “央企都不一定敢接,你們這幾個小夥子就能把這座橋建好?”走出貴州的第一站,是重慶江津至貴州習水高速公路江津境內的筍溪河特大橋。看到項目團隊負責人都是當時才30齣頭的年輕人,業主單位有些擔心。

  “咱們用實力打破偏見!”動員會上,當年僅32歲的劉小飛作為項目負責人,言語鏗鏘、目光篤定。

  這種“不服輸”氣勢感染著每一位團隊成員,大家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三四個月的前期施工中每一次檢驗均獲評優秀,業主的擔憂也一點點化解。

  “他們都認為一年內主塔封頂是不可能的,但經過我們團隊嚴格測算和優化調配,甚至提前完成了進度。”劉小飛驕傲地説,主塔建起來了,業主徹底放心了,“那時候他們就肯定了,貴州團隊是敢打、肯拼、能贏的。”

  家住筍溪河大橋邊的熊阿姨開心了。他們一家人參與大橋建設收入不錯,幾年下來家裏的“毛坯房”變成了小別墅,“每次兒子從重慶市區回來,經過大橋的時候給我們打電話,我們看到他的車,就知道馬上到家了。”

  從北盤江到筍溪河,范金友從工程科科長變成項目副經理,黎圓圓從質檢員成長為項目副總工,整個隊伍在鍛鍊中獲得了顯著提升。

  而對這支走出貴州闖市場的隊伍來説,通過這座斬獲“魯班獎”的“重慶第一高橋”,他們打開了重慶市場。

  向更遠大的目標前行

  2020年5月,這支貴州來的隊伍站在了長江邊、三峽口,“在長江上建一座大橋”的夢想就在眼前。

  江面寬闊,三峽主航道上船舶川流不息;依山傍水,長江流域生態環保要求更為嚴格;地形複雜,需在城區山體中建設隧道錨……一項項在貴州未曾遇到過的難題接踵而至。

  “奉節一側主塔臨近山體,山體上又是城區,有大量居民樓和學校,沒有足夠的空間布設重力錨,只能挖隧道安放錨碇,隧道錨的長度也達到了全國第二。”范金友介紹。

  因地制宜、創新突破,這個團隊逐項破題,逐項推進。白帝城大橋不僅是貴州路橋集團獨立建設的第一座跨長江大橋,大橋所在的奉建高速也是集團第一次在重慶作為項目總包投入項目建設,“我們要想在貴州以外的市場生根發芽,就要靠一張張建成的大橋名片,以實物展現實力。”冉茂學説。

  而貴州建設隊伍接二連三的亮眼表現,也讓重慶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工程品質監督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陳伯奎連連稱讚:“貴州的隊伍真不錯,他們結合了重慶地形地勢特點,充分運用貴州建橋的先進經驗,在過程中強化標準化管理、貫徹現代工程建設理念,為重慶建設交通強市工作甚至整個橋梁建設行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他看來,這支隊伍從專業技術到奮鬥精神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著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創新力。“這樣的力量正代表了貴州橋梁建設者的整體水準和面貌。我相信,帶著這樣一份自信,可以讓貴州交通建設者走得更遠。”陳伯奎説。

  “山裏的橋修過了,珠江、長江的橋也建了,我們還要爭取到黃河建橋,有機會再參與跨海大橋!”跨越山海江河,這是貴州橋梁建設者們追求的夢想,更是他們“誓要天塹變通途”的壯志豪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雅萌 陳大煒 通訊員 王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