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消息(羅淼 實習生 顧思琪):7月23日是農曆六月初六,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街頭,劍河縣2023年“六月六”仰阿莎文化節系列活動——“仰阿莎苗族水鼓舞表演”“仰阿莎祝福·水龍狂歡”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當天上午,劍河各族群眾身著盛裝,與八方遊客圍成同心圓,歡聚一堂,跳起苗族水鼓舞,盛大喜慶的場面展現了劍河人民的良好風采。
苗族水鼓舞現場 攝影 戴正國
苗族水鼓舞最初是當地苗族群眾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與村寨平安,在水中所跳的一種傳統舞蹈,後來作為“水鼓舞節”保持和傳承至今,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2014年,水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很震撼,我感覺這裡的民風民俗很淳樸,也真切地感受到群眾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來自廣東佛山的遊客戴淵琳説。
苗族水鼓舞是劍河縣展示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劍河響亮的旅遊文化名片,不僅有省外慕名而來的遊客,還有民俗研究者借此機會來開展“研學”。
苗族水鼓舞現場 攝影 晏學源
“活動吸引了四海賓朋來到劍河,各族人民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畫面,體現了民族文化的海納百川,讓我覺得很有意義,所以我特意帶我的學生來學習和感受這種民族文化。”來自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龍春霖説。
下午,現場遊客和當地居民齊聚劍河縣城參加“仰阿莎祝福·水龍狂歡”活動,仰阿莎大道兩旁佈滿了水桶和水車,紅、黃、紫等各色“水龍”沿著長長的大街翻躍歡騰而行,大家紛紛潑水祝福,現場歡聲笑語不絕,熱鬧非凡,給炎熱的夏日增添了清爽。
“仰阿莎祝福·水龍狂歡”活動現場 攝影 戴正國
舞水龍是劍河縣少數民族同胞十分喜愛的一項民俗活動,源於古時的求雨祭祀習俗,以祥瑞之龍祈福雨豐,祝願年年五穀豐登,如今也是當地群眾慶祝美好新時代的一種方式。
“我們是全家一起來的,也是第一次來劍河過這種潑水節,也參與了很多少數民族活動,感到特別的開心,我覺得和小孩子過了一個完美的暑假。”遊客潘年燕説。
“仰阿莎祝福·水龍狂歡”活動現場 攝影 晏學源
劍河2023年“六月六”仰阿莎文化節旨在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突破點助力鄉村振興,充分展現劍河的多元文化魅力和劍河各族人民的良好形象,打造劍河獨特亮麗名片,有效提升劍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