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穿越喀斯特的高鐵建設者:在黔桂大地上書寫奮鬥故事
2023-09-04 13:53: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周嫻責編:魏寒冰

  國際在線貴州報道(羅淼):“嘀嘀嘀!”8月31日7時35分,隨著列車門自動關閉,貴南高鐵首發動車組G4308次列車從南寧東站正式發車,標誌著連通“多彩貴州”和“壯美廣西”的鋼鐵大動脈——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黔桂兩地的交通聯繫進一步加強。

穿越喀斯特的高鐵建設者:在黔桂大地上書寫堅守故事_fororder_IMG_8938.JPG

開通首日,身穿少數民族服飾的乘務員歡迎乘客 攝影 祁桂騰

  貴南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包頭(銀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籌備修建到開通運營花費了近十年。線路全長48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前後有超過10萬人次參與建設。

  攻堅克難用腳步丈量高鐵線路

  “貴南高鐵從2014年開始勘察設計,直至2018年才開始建設,主要原因就是沿線地質環境複雜。”貴南高鐵項目總體負責人龍宗明介紹,貴南高鐵沿線地形地貌複雜多變,地質災害廣布且隱蔽。在這種條件下建設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面臨著很大難度和挑戰,具有“勘察難、選線難”等特點。

  “482公里的高鐵線路,我們一步步走過,沒有路就蹚出路。”作為建設“先行者”,龍宗明和設計團隊用腳步丈量高鐵線路,研究了8條穿越世界遺産地的線路方案,共計約1675公里,並最終確定了適應兩省區經濟發展的貴州段199.64公里的線路方案。

穿越喀斯特的高鐵建設者:在黔桂大地上書寫堅守故事_fororder_高鐵1

開通前,施工現場忙碌的工人們 攝影 羅淼

  九萬大山一號隧道全長17012米,是貴南高鐵全線第一長隧,也是中國西南地區時速350公里高鐵建設的最長隧道,施工難度非常大。

  “開工以來,全隧共遇到大小溶洞680余個,平均每掘進50米就遇到一處。”中鐵十八局貴南高鐵貴州段項目部經理李開軍介紹。

  面對施工困難,項目部制定了科學的施工組織方案和應急預案,強化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統籌資源配置,解決了隧道地質複雜、風險高等一系列難題。2022年3月24日,九萬大山一號隧道安全順利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了5個月。“這麼長一個隧道僅僅用了1349天就實現了全隧貫通,可以説這也是一個工程上的奇跡。”李開軍説。

穿越喀斯特的高鐵建設者:在黔桂大地上書寫堅守故事_fororder_高鐵3

開通前,在隧道內作業的工人 攝影 羅淼

  精細化工作為列車運行保駕護航

  “往外0.1毫米!”“往裏0.2毫米!”這是貴南高鐵開通前,線路精調作業人員每日重復無數次的指令。

  線路軌道精調工作,是線路開通前的一道關鍵工序。新建線路會存在一些肉眼看不出來的高底起伏或不平順的情況,列車高速運行時,哪怕只有1毫米的誤差,都會影響旅客乘車的舒適度。

  “貴南高鐵對軌道平順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各項數據誤差必須控制在毫釐之間,我們在作業過程中嚴格控制每項指標均在0.2毫米以內,確保線路靜態軌道品質指數在1.3以下。”貴陽高鐵工務段貴南線橋車間工程師劉智源介紹,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精調任務,他們每天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行走步數達到2萬多步,彎腰檢查上千次,人均調整扣件1000余套,全力確保精調一處、優良一處、達標一處,最終圓滿完成了貴南高鐵的精調工作,如期兌現了啟動聯調聯試的承諾。

  在這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上,供電系統是“重頭戲”。在列車高速運行的狀態下如何穩定不斷地為列車提供動力,成為了貴陽供電段都勻東供電工區工長龍彥伍思考的問題。

  龍彥伍參與了新線接觸網專業技術規格書的審查工作,建立標準工藝體系,方便驗收現場職工對照使用,對標對表提升施工監管驗收品質;抓實首件工程定標,參與了首件錨段工藝定標,採取隨工、分項、分階段首件工程評估的方式,現場定標細部工藝標準、施工工序、工法執行,以標提質,整體驗收品質大幅提升;參與高速鐵路吊弦載流環的創新煨彎工藝的研究,解決了載流環對吊懸的應力問題,有效提高了吊弦壽命。

穿越喀斯特的高鐵建設者:在黔桂大地上書寫堅守故事_fororder_高鐵2

開通前,進行高空作業的工人 攝影 羅淼

  從無到有,在沒有借鑒參考的背景下,龍彥伍和他的團隊完成了接觸網專業新線建設工作標準的訂立,起到了立標打樣、示範引領作用。

  “貴南高鐵的所有配置都是最高標準,我們貴州段還設立了都勻和獨山兩個工區,每個工區都具備24小時應急搶修能力,確保出現任何問題能及時解決。”龍彥伍説。

  在貴南高鐵列車上,很多乘客還發現了與別的西南鐵路線不同的點在於,貴南高鐵沿途信號全覆蓋,網絡通信等均不受影響。貴陽電務段技術信息科工程師安拓介紹,為滿足新線開通時旅客的網絡使用需求,貴陽電務段克服隧道多、盲區多的重重困難,保障了“高鐵通、通信通”的目標順利實現。

  鐵路通信信號設備是高鐵運行安全、高效和準確的保障,被譽為鐵路的“眼睛”和“控制中樞”。為保障高鐵運行平穩,貴陽電務段還技術創新,達到“毫米級”施工,制定了“安裝介入-工務精調-電務精調-脫桿檢查-工電聯整”五步道岔,整治調試標準,狠抓源頭,100%保障高鐵運行安全穩定,讓高鐵如“輕舟”,穿越過萬重山海。

  今年4月起,貴南高鐵就開始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貴陽車輛段及時成立工作專班,抽取業務精英骨幹,採取先培訓後上車的模式,細化責任範圍和推進節點,大力協調解決影響新線開通運營的問題。開通前,貴陽車輛段在線路上“真刀實槍”進行了6天的聯調聯試故障應急演練,模擬動車組發生故障無法運行時採用機車、動車組救援,車頂高壓設備故障登頂處理等,確保發生故障能快速妥善的處置,避免因為動車組故障給旅客出行造成不便。如今,貴南高鐵按照高標準配備兩名以上機械師,確保列車安全運行。

  “我很榮幸能成為貴南高鐵的機械師,我們雖然不像列車員一樣直接面對乘客,但我們也堅守在自己崗位上,履行著自己‘隨車醫生’的職責。作為貴南高鐵開通的一名貢獻者,我由衷感到驕傲和自豪。”貴陽車輛段機械師嚴傑表示。

穿越喀斯特的高鐵建設者:在黔桂大地上書寫堅守故事_fororder_IMG_9039.JPG

乘務員展示貴南高鐵沿線風景手繪圖 攝影 祁桂騰

  在貴南高鐵這個超級工程上,高鐵建設者們與機械發出的“交響樂”為伴,“吃”著道路上的塵土,“沐浴”著暴曬的烈日,將自己火熱的青春和汗水揮灑在這條482公里的線路上,助力“天塹變通途”,讓這條“鋼鐵巨龍”從貴州和廣西交界的崇山峻嶺間穿越而過,朝著大海的方向奔騰而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