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余名台灣青年到貴州多地參訪交流,到“海峽兩岸共話鄉村振興”交流座談會舉行,再到台資企業赴施秉考察尋求農業合作……黔臺兩地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同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
以貫徹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導向,突出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理念,貴州發揮區位、生態、産業優勢,從交流交往走向交融交心,匯聚起融合發展的磅薄力量。
旅遊合作更上層樓
“不到韭菜坪,枉遊貴州山!”登上烏蒙之巔韭菜坪,領略“一覽眾山小”絕美風光後,台灣青年翁鼎鈞不禁發出感嘆。
今年8月,在結束為期3天的“沉浸式”貴州畢節鄉村體驗之旅之後,從台灣來貴州的“90後”翁鼎鈞發現貴州比想像中發展得更好,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鄉村發展,吸引了許多遊客觀光旅遊,“好多老人和小孩都來爬韭菜坪,觀光步道上擠滿了人。”
對“80後”臺青陳怡廷來説,今年的貴州之行讓他找到了合作新機遇,看好文旅産業的他,希望能與貴州的職業院校合作開設“定制班”,為投資的文旅項目提供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
貴州和台灣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連,雙方在旅遊業發展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貴州風光優美、資源豐富、生態良好,素有“公園省”的美譽;台灣曾是貴州旅遊重要的客源地,貴州旅遊不斷優化營商投資環境,雙方在旅遊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
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2023年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為平臺,進一步學習台灣文旅發展經驗,從文創、民宿、休閒農業等方面深化兩地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度宣傳貴州文旅,展示貴州文化旅遊形象,提升貴州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的臺商把目光聚焦貴州,在合作中深化友誼,與台灣共享貴州發展紅利和無限商機,共同促進兩地經濟繁榮和民生福祉。
厚植情誼增進福祉
來到貴州有何感受?臺商陳耀民説:“那是回‘娘家’的感覺!”
9月18日,前來參加2023年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的貴州百特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耀民告訴記者:“來了貴州很多次,對貴州親切得很。”
2018年,陳耀民與海內外專家團隊前往六盤水市考察,當即決定在當地投資香藥草産業。在陳耀民看來,公司選擇在該市保華鎮打造海螺旺斯香藥草種植基地,是立足於六盤水市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豐富的物産資源及區位優勢。
“除了氣候優勢,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我們選擇留下的原因,貴州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對我們台資企業的幫助我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陳耀民説,貴州百特亞生物科技集團是他們在大陸設立的唯一一家公司,公司將在貴州不斷拓展業務,接下來,他們還會發展中藥材産業項目,不斷介紹臺商前來貴州考察,希望他們都留在貴州、投資貴州。
黔臺一家親,越走越親近。“時隔三年再來貴州,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感受。”高雄市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許迪説,貴州發展越來越快。
“從交通到旅遊再到新能源發展,近幾年貴州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可圈可點,旅遊景點項目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新能源産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貴州給我很多驚喜。”許迪説,接下來他將結合自身工作,促進兩地文化交流,進一步加深雙方溝通了解、互學互鑒。
互學互鑒交流交友
兩地青年交往交流交心,為黔臺融合發展增添了新生力量、注入了青春活力。
自2004年起,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20屆,累計有2萬餘名台灣青年參與,成為海峽兩岸青年交流的品牌項目之一。今年7月,2023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貴州分營在都勻啟動。
澳臺青年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徐洛琳説:“活動能夠讓台灣的高校青年大學生到貴州遊歷學習,深刻了解貴州高速發展成果以及脫貧攻堅成效,同時親身感受黔地山水之美,體驗當地人文風情。兩岸青年學子都應深挖非物質文化遺産價值,並將其融入兩岸文化與經貿交流中,相信兩岸青年能從此次活動中收穫珍貴友誼。”
本次是台灣青年劉曉興第一次到貴州,于他而言,貴州之行可謂“饕餮之旅”,夜市裏的烙鍋、街邊的烤豆腐及與之相配不同味道的辣椒,讓他回味無窮。“我對貴州的農特産品很感興趣,希望能有機會把它們推廣出去,介紹給更多台灣以及海外的朋友品嘗。”劉曉興説。
日前,40多位台灣青年到訪貴州畢節,參加大江論壇·第六屆兩岸青年成長創業論壇,論壇圍繞青年成長創業、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青年創業機會、兩岸休閒觀光農業交流合作等話題,分享創業經歷和成長故事,暢談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共享鄉村振興發展機遇的創意、設想。
台灣雁博青年創業家協會總會長黃南雄認為,鄉村發展大有可為,台灣青年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在貴州鄉村擔任“顧問”,拓展海外市場。他説:“鄉村振興是兩岸青年融合的一個很好切入點,兩岸青年可以優勢互補。台灣青年可以與大陸青年一起,通過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攜手打造美麗鄉村。”(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