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疊嶂,物華天寶。六盤水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的獨特地理優勢,茶資源豐富非常。茶事鉤沉,味韻無窮。在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的路上,六盤水想方設計,拓土開疆。以茶興業,因茶興業,“小葉子”做出“大文章”,堅持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加快推動茶産業融合發展,六盤水走出了一條茶文旅深融合、興産業富百姓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繪就了一幅幅散發著茶香的多彩畫卷。
“一片葉子”寫下“共富之約”
攤涼、殺青、回潮、理條、脫毫、高溫提香……站在全自動生産線前,六枝特區雙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雙文思緒萬千,過去炒茶不得技術要領,本地茶還得向外地人取經,自學、偷學、變著法兒地學,種種情景,歷歷在目……如今,3260畝茶地于郎岱群山間躍起,從“單打獨鬥”到發展出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産業鏈,三十餘年茶海沉浮,張雙文用“一片葉子”揮筆寫下滿山“共富之約”。
10月27日,2023年貴州省秋季鬥茶賽頒獎儀式上,六枝特區雙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獲綠茶類金獎茶王的稱號,茶産業風生水起,讓張雙文將家鄉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放眼茶場,茶樹依附綿延的青山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空氣中瀰漫的淡淡茶香入鼻潤心,盎然綠意,美不勝收。
截至目前,六盤水市已發展出茶企業49個,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7個,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2個,18個企業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瞭望涼都大地,處處遍佈綠色發展足跡,一片葉子,在千萬年的浮沉進化中,成就著因她而受益的人們,也成就著自身。
“一片葉子”托起“産業之路”
入冬後的茶園,已鮮見採茶者的身影,各大茶企紛紛開展冬季茶園管護。截至目前,六盤水全市茶葉加工企業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商標數達68個,“九層山”“水城春”“涼都春”等品牌熱火朝天……
一片茶葉何以成為“金葉”?
為保證茶葉品質,讓消費者喝上一杯“乾淨茶”,六盤水對標準茶園建設、品質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清潔化加工等環節採取嚴格措施,構築起一張巨大的品質防護網;同時,構建起“省級公共品牌+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的品牌體系,加快創建省級茶葉出口示範區。
為加快現代化基地建設,促進茶葉産業提質增效,六盤水逐年推進茶葉“萬元田”建設,力爭到2024年全市建成每畝春茶産值在8000元以上、夏秋茶産值在2000元以上的茶葉“萬元田”5萬畝,實現綜合産值7.5億元以上,帶動全市茶葉産業綜合産值25億元以上,真正把産業做成生態,把産量做成産值,把産值做成效益。
綠意盎然生機涌,綠色發展萬物融。如今,這片跨越千年的葉子,歷經浮沉,煥發新機,引導六盤水市昂首挺胸、闊步向特色農業市轉變。
“一片葉子”牽手“文旅相融”
聞著茶葉的清香,各地遊客紛至遝來,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觀光休閒旅遊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端上“旅遊碗”、吃上“産業飯”、過上好日子。
緊緊抓住水城區“文旅型村居”創建契機,探索“黨建+茶+文化+旅遊”發展模式,蟠龍鎮成功打造了一條以木城社區2A級景區、精品水果採摘園、張家大院、生態茶園為主的特色觀光路線和集休閒觀光、茶葉採摘、茶文化體驗、農家樂於一體的文旅産業,有效帶動農戶增收2480萬元。
從水城區龍場鄉真龍山上極目遠眺,一座座茶山碧波盪漾、一棟棟農家小院幽靜雅致,青綠蔥蘢之中展現和諧宜人風景,人在景中、景在人中。“春季採茶踏青,夏季避暑養生。”龍場鄉黨委書記一語道出真龍山景區的發展方向。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既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重中之重。如今,茶園綠了,遊客來了,村民也忙了。山水間,一幅以茶興業的振興畫卷躍然紙上……
回眸六盤水茶産業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茶品牌開始嶄露頭角,到2014年出臺《關於農業特色産業發展“3155工程”的實施意見》,全面發展茶葉等特色農業,六盤水邁出的每一步都充滿陣痛,卻又驚喜連連。正是在這樣的驚喜之下,一片葉子得以在烏蒙大地煥發新機,用綠色澎湃動能激蕩田間地頭的酣暢淋漓,一個産業得以在風雨飄搖中傲然屹立,向綠而行蹚出綠色發展振興之路。(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魯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