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加快推進城鎮“四改” ——貴州持續夯實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根基
2023-12-05 09:40:47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魏寒冰

  “小區新鋪了瀝青路,環境也越來越好,我們住得很舒服。”家住甕安縣白水河小區的居民周英偉開心地説。得益於“四改”工作的推進,白水河小區不僅路更好了,還增設了70余個停車位,樓房外墻也重新粉刷了,令人耳目一新。

  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貴州正加快推進以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鎮地下管網改造等“四改”為載體的城市更新行動,改出宜居好環境,不斷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夯基。

  城市面貌煥新,人居環境更好

  “以前我是擺路邊攤,搬到這邊後,環境很好、衛生很好、道路很寬敞,有停車場,買東西的人也多。”新入駐丹寨縣新農貿市場的商戶王啟珍説。

  丹寨縣綜合農貿市場改造是該縣“四改”的重要建設項目之一。經過8個月加班加點建設,“新市場”不僅讓入駐商戶感到舒適,前來購物的市民也紛紛點讚稱好。

  丹寨縣新農貿市場總面積8023平方米,上下兩層樓共設有500個大小不一的攤位,攤位進行了科學規劃以規範管理,分為熟食區、蔬菜區、生肉區、水果區等,方便商戶和市民銷售買賣。

  “四改”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是提升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內容。

  最近,得益於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務川自治縣都濡街道安定社區居民樓外墻煥然一新,車輛不再隨意停放,樓頂漏水問題也有效解決。

  “小區修建時間很早,隨著時間推移,各種設施老化,消防安全隱患也增加了。”社區居民夏琴感慨道,如今映入眼簾的是瀝青路面、規範有序停放的車輛,小區整體面貌有效改觀。

  務川自治縣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是該縣2023年民生實事之一,今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3個1640戶,涉及房屋95棟,建築面積18.6萬平方米,目前正組織施工中,預計明年6月全面完工。

  一座座農貿市場“脫胎換骨”,一個個老舊居民小區“華麗變身”,一條條街道“改頭換面”……城鎮面貌因一項項卓有成效的工作迅速發生變化,人居環境實現提“顏”增“質”。

  補齊設施短板,完善城鎮功能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增進民生福祉、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保障。其中,地下管網作為一座城市的“毛細血管”,支撐著百姓日常生活的運轉。

  2022年9月,沿河自治縣啟動為期兩年的城區管網升級改造工程,對城區雨污管網進行全面提升改造。改造項目主要包括新建雨污幹管,修復現狀管網結構性損壞,管道清淤,改造零星混接管,建設污水加壓泵站。管網的升級改造將解決過去雨水污水一起排放導致的管線堵塞和污水處理難度大的問題。

  “現在進行的城區雨污管網改造工程,改造後能實現污水和雨水分開排放,不會污染環境也不會造成堵塞,以後生活就會更加方便了。”居民王雲霞説。

  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到哪,效果就顯現到哪。

  近日,岑鞏縣客樓鎮安山村鄧家灣組農村污水管網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現在正在鋪設的污水管道,能把每家産生的生活污水通過管道統一排出,解決了我們生活裏很切實的事情。”鄧家灣村民陳元龍説。

  據了解,此次客樓鎮安山村鄧家灣組污水管網建設項目總長度約900多米,惠及30余戶。項目完工後,將有效改善鄧家灣組污水排水系統現狀,減少生活污水對人居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提高群眾生産生活品質。

  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鎮品質

  城市更新是重大民生工程,對提高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義。貴州各地大大小小的變化折射出推進城鎮“四改”上邁出的堅實步伐。

  ——2022年息烽縣全縣完成市級棚改目標任務200戶,老舊小區改造任務404戶,完成改造背街小巷24條,建設各類管網106.27公里。

  ——2022年黃平縣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改造200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成改造295戶,背街小巷改造項目完成改造7條。2022年實施的4個供排水管網改造項目合計已完成管網改造54.65公里,改造任務已完成。

  ——2022年黎平縣縣城向家坡、八中等14個片區納入改造任務,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157戶,完成燃氣管道建設13公里、城鎮供排水管網建設改造29.592公里。截至今年3月,共實施城南片區、梅家腦、蘭花園、平街腳、玉皇閣和三中至馬家嶺等6個片區的棚改項目,改造任務2450套,已建成1879套。

  持續推進城市更新。按計劃,今年貴州省新增開工2.13萬戶棚戶區改造;對1037個城鎮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涉及居民16.76萬戶;完成剩餘1619條背街小巷改造任務;建設改造城鎮地下管網2600公里。隨著各個建設項目的推進,全省城鎮品質將持續提升、城鎮功能將持續強化。(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彭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