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2024-10-21 10:29:55來源:天眼新聞編輯:羅淼責編:邱觀史

  每當飛機臨近降落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時,透過舷窗可看見一座紅色的巨型建築似絲帶一般逶迤鋪展在青山綠水間,這就是位於貴陽市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的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以下簡稱“紅飄帶”),同時也是全國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數字體驗館,被許多遊客作為打卡貴州的第一站。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貴州是紅軍長征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的省份。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貴州以科技賦能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紅飄帶”集文化、科技、藝術于一體,由數字演藝《紅飄帶·偉大征程》和《紅飄帶·多彩飛越》兩大部分組成,數字化全景再現長征之路。自去年10月22日試運營以來,成為貴州紅色文化景點頂流打卡地和研學地。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顯現  

  隨著大門緩緩開啟,一盞馬燈照耀黑夜,一段盪氣迴腸的紅色記憶拉開序幕……

  2023年10月22日,紅色文化與前沿科技完美融合的“紅飄帶”正式啟動試運營。通過“全域行浸”和數字科技,帶著觀眾重走長征路,沉浸式體驗遠征的艱苦卓絕、紅軍的英勇壯烈、長征的可歌可泣、精神的永垂不朽。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感動!”“震撼”……試運營以來,“紅飄帶”備受歡迎、人氣高漲。很多參觀體驗過“紅飄帶”的遊客爭相在網絡平臺留言推薦。網絡熱度持續發酵的同時,紅飄帶試運營期間被央視報道10次、省內外媒體報道300余次,曝光量破5億。黔貴大地上升騰起一抹耀眼的“紅”,成為眾多觀眾心中不能忘卻的色彩。

  “長征這條‘紅飄帶’是無數紅軍的鮮血染成的,貴州‘紅飄帶’用科技和多元媒體手段再現了長征中一幕幕讓人感動的瞬間,讓我深刻體驗了長征精神。”今年國慶假期,慕名而來的湖南遊客田鋒觀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社會效益日益顯現的同時,“紅飄帶”的經濟效益也逐漸凸顯。負責“紅飄帶”建設運營的貴州省文化旅遊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柳啟陽介紹:“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啟動試運營至今,合計演出超8300場,接待省內外入園遊客100萬人次、購票觀演遊客近80萬人次。《紅飄帶·偉大征程》單日最高演出11場、《紅飄帶·多彩飛越》單日最高演出82場,單日最大接待遊客2萬人次。”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紅飄帶”人氣高漲的同時,省內紅色旅遊也熱力四射。近年來,貴州持續加大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力度,對紅色文化遺産的保護和運用不斷投入,將紅色文化資源串珠成鏈,讓紅色旅遊持續保持熱度。

  “創新推動紅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建成長征文化展示的‘雙子星’——‘紅飄帶’和《偉大轉折》演藝項目,加強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等建設管理,紅色文化整體呈現水準顯著提升。深植文化根脈,用好用活紅色文化,保證了紅色文化的鮮活生命力,實現了紅色文化在培根鑄魂中的教育功能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助推功能。”遵義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軍星認為。

  愛國主義教育平臺作用不斷發揮

  “在科技與文化高水準結合的《偉大征程》中進行學習、接受教育,仿佛置身歷史長河,穿越時空、直擊心靈。”10月17日,2024年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負責人培訓班成員走進“紅飄帶”開展情景教學活動,觀看完《偉大征程》,上海市委宣傳部宣傳教育處副處長范嶸動容地説,作為黨的誕生地的一名宣傳幹部,要學習兄弟省的先進做法,用高品質的文化産品,打開更多觀眾的心靈,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偉力,共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以“高昂的旗幟”為核心主旨,用數字科技的語言向世界講述長征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打造國際一流的紅色文化體驗場館和優質愛國主義教育載體。柳啟陽介紹,“紅飄帶”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場館空間,圍繞音樂思政課、音樂黨課、科創美育三大類,自研開發了12門課程,因材施教,將黨史學習教育生動鮮活地融入思政教育,充分發揮鑄魂育人的作用。

  “目前有多家大專院校或系統單位將‘紅飄帶’作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或培訓基地,已有多個社會團體和組織前往‘紅飄帶’開展情景教學。”柳啟陽介紹,“紅飄帶”現已接待團客50萬人次,其中參與“紅飄帶”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成人團隊超25萬人次,研學的學生團隊超7萬人次。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紅飄帶’為學院開展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培養師生愛國主義情懷提供全新的資源與場域。”2023年12月13日,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授牌“紅飄帶”紅色文化教學基地。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務處處長楊華洋表示,學院將“紅飄帶”作為紅色文化教學基地,有利於進一步推進紅色文化進入統一戰線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助推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學科研工作。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傑曾表示,建設好包括“紅飄帶”在同內的國家長征文化公園重大項目,是國家推動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發掘好、利用好豐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的紅色文化宣講重要舉措,內涵豐富,意義重大。

  科技賦能拓展文化業態

  “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使得長征的宏偉畫面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令人深受震撼。”是眾多參觀者體驗完“紅飄帶”後的共同感受。

  作為貴州新興的紅色旅遊景點,“紅飄帶”以“紅色文化+科技呈現”的創新方式,有別於傳統演出方式,場館內的表演大多采用全域行浸式數字演藝方式,將一個個革命先烈的名字和面孔匯聚在全息影像構建的時空中,用科技創新的手段喚醒中華兒女對於“長征精神”的集體記憶,持續出圈,被央視譽為“打開多彩貴州之旅的第一站”。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觀眾可完全沉浸于整個場域空間,並通過邊走邊看的體驗方式去感受這史詩般的征途。”“紅飄帶”項目總導演、總設計王志鷗介紹,作為首個全域行浸式紅色文旅數字體驗館,“紅飄帶”擁有業界最複雜的實景異形顯示系統,集合AI虛擬交互、全息影像、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技術、三維聲場等最新科技手段,數字化全景式再現長征之路。

  以“數字科技+紅色故事”的呈現方式,帶給觀眾震撼的參觀體驗,正是我省不斷探索科技賦能拓展文化業態的創新舉措。1月15日,在遵義市偉大轉折劇場進行首次試演的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偉大轉折》劇目,同樣是貴州以科技賦能紅色文旅的新嘗試。

  貴州偉大轉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周通告訴記者,該劇舞臺動效機械裝置是為該演齣劇目專門定制,整套系統設計複雜,佈滿劇場各個空間,這些機械設備可按照劇情需求升降、平移、旋轉、翻轉,同時配合聲、光、視頻效果,使舞臺時空不斷發生變化,能夠給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目前,該劇正在申請“觀眾席瀑布水效裝置”等8項科技專利。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 貴州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近年來全省各地在摸清“紅色家底”的基礎上,將分散零落的紅色資源連點成線、串珠成鏈,讓一切文化創新源泉充分涌動,讓一切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讓更多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紅飄帶項目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使得歷史事件和人物更加生動,增強了遊客的沉浸感和體驗感,提升了對遊客的吸引力。”柳啟陽介紹,當前,紅飄帶正努力發揮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的引領作用,積極與其他紅色場館、文旅項目形成互補、聯動,與《偉大轉折》等紅色演藝強化合作、形成疊加效應,從而為現有紅色文化資源的活態轉化運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有助於推動其他紅色場館和演藝與科技進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貴州紅色文化的燙金名片。(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若佩 圖 受訪者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