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024年黔南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5週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獨山專場)在都勻市召開,介紹獨山縣在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等方面所做的實踐和取得的成績。
發佈會現場
在産業振興方面,獨山縣圍繞産業、生産、經營“三個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以産業振興促進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2024年,獨山縣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7.93萬畝,産量10.13萬噸;現有生豬養殖龍頭企業2家,建成千頭以上生豬養殖場33個;穩定蔬菜年種植面積34萬畝次,累計建成蔬菜標準化基地20個,獲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7個;茶葉種植13.67萬畝、水果種植8.63萬畝、中藥材種植10.07萬畝;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5.18萬畝,構建“1+8+N”的農機社會化託管服務體系,全縣農機社會化服務面積達20萬畝次以上,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由2021年49.78%提升到2024年60.7%;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從2021年40.42億元,預計2024年達45億元。
在激活人才資源方面,獨山縣把人才作為立縣之本,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打造鄉村人才振興新格局,堅持黨管人才,健全人才工作機制、聚焦高品質發展,外引內培廣聚人才、聚焦重點領域,激發人才創業活力,系統推進人才工作,積極引導各方面人才為獨山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獨山縣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2023年以來,獨山縣組建12支“理論宣傳二人講”隊伍,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441場次;2024年以來,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1284場,文化活動87場次,營造了文明新風的良好氛圍。
獨山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發行獨山縣首張林業碳票,架起“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的生態經濟橋梁;轄區內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率、縣城及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河道成為獨山靚麗名片。
獨山縣還以“千萬工程”為引領,以建設“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為載體,以“兩改兩治理”為抓手,著力推動鄉村短板補齊、村容村貌改善、治理效能提升。截至目前,獨山縣累計39個村生活污水實現治理管控,污水治理管控率達60%;30戶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覆蓋率達10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2.14%。
同時,獨山縣還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抓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築牢基層組織“新堡壘”,鄉村治理更加有效。
如今的獨山縣,聚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著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産業發展動力越來越強,農民就業增收渠道越來越寬,一幅産業旺、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文 向玉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