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凱里:百億級園區釋放特色發展動能
2025-03-13 14:08: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展淩責編:趙瀅溪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堅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聚焦資源稟賦,大力推進“富礦精開”,抓牢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發展新質生産力,在2024年成功打造黔東南州首個“百億級”園區。2025年,凱里市開足馬力抓生産、促創新、拓市場,推動園區向更高水準邁進。

  走進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玻璃生産車間,只見生産線正繁忙而有序地運轉著。隨著今年國家“430”並網政策和“531”電價改革政策實施節點的臨近,該公司搶抓新規給光伏産業帶來的機遇,不斷優化生産工藝,提高生産效率和産能。

  “我們要抓住這一波機遇,把生産做得更合理、更規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目前,我們接到的銷售訂單很多,玻璃原片成品都是一天幾十車的往外拉,銷售市場主要是立足於貴州輻射周邊西南地區,再往江蘇、安徽、浙江這一帶去拓展。” 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總經理靳艷標説。

  2024年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為14億級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今年,該公司將繼續與凱里學院開展校企合作,研發更多高效産品,並同其它企業在智慧製造方面進行優化探索。

  “通過政府協調,我們正在跟華為積極對接,未來將基於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等,讓數據上雲端,真正實現智慧製造,提高企業的生産效率、管理水準。”靳艷標説。

  在貴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今年,該公司為了增加産品品種,首次改産了15毫米厚的玻璃,更豐富多元的産品線讓企業的産量和銷量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貴州凱里:百億級園區釋放特色發展動能_fororder_640 (10)_副本

海生玻璃車間

  “公司在超厚或超薄玻璃領域不斷地改産,以增加市場競爭力,也進一步滿足客戶的需求,現在公司産能是滿負荷生産的。我們整個玻璃項目分三期規劃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基本上全部建成,園區管委會對我們企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貴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貴軍説。

  海生玻璃的快速發展,正是凱里市“富礦精開”戰略的生動實踐。通過建立石英砂資源儲備庫,實現優質礦石直供企業,保障産業鏈的安全穩定,吸引更多的企業在這裡落地生根。

  “凱里當地擁有豐富的石英砂資源,礦石品味好,含鐵量低,産出的玻璃品質更好更白,市場競爭力更強,咱們園區去年實現了‘百億級’園區的目標,我們也很高興,相信園區對企業今後的發展保障工作會越來越好。”王貴軍説。

  當前,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共有企業131家,其中規上企業有61家,玻璃製造上下游産業鏈企業有20家,鋁加工上下游産業鏈企業有17家,主導産業發展正在“聚能成勢”。

  在其亞貴州集團的包裝車間,一袋袋包裝好的氧化鋁粉將被運送至全國各地,生産線仍延續著去年滿産的勢頭,特別是今年1月,該公司首期年産20噸4N鎵項目安全驗收評審通過,為後續生産奠定了堅實基礎。

  “鎵,它屬於一種非常稀有的金屬,是製造雷達、紅外探測等設備的關鍵材料,這次安全驗收的通過,標誌著我們公司的4N鎵産品已經完全符合市場的要求,接下來,要讓我們的鎵産品更進一步,繼續往高精尖産品領域進行深入研發。”其亞貴州集團總經理邱林説。

  其亞貴州集團自2012年在凱里市建成投産以來,發展態勢良好,2024年,其亞貴州集團的工業産值達到了48.5億,顯著成績背後,有企業自身工藝技術突破,也有當地良好營商環境的加持幫助。

  “地方政府提供了優良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能夠沉下心來抓安全、抓環保、抓生産。” 邱林介紹,“下一步,我們準備研發生産高純氧化鋁、多品種氧化鋁,現在園區正在全力以赴地幫助我們招商,一些上游的礦石初加工型企業基本上已經落地,形成産業化集群,所以我們對企業的蓬勃發展充滿信心。”

  據了解,為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凱里市創新“園區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推行“五個平臺一專班”服務機制等,進一步激發了園區的發展活力。

  據統計,2024年凱里市規上工業總産值實現150億元,其中爐碧經濟開發區工業總産值突破110億元,增長54%,成功打造全州首個百億級園區;黔東南高新區工業總産值突破30億元,增長7%。2025年,凱里市繼續牢牢扭住工業體系這個主抓手,全力發展主導産業、加快提升特色産業、探索培育新興産業,進一步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文/圖 聶蕾 劉漢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