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華僑城集團幹部羅傑文懷揣著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的責任與熱忱,遠赴貴州省三穗縣開展定點幫扶。兩年來,他以一顆赤誠初心,繪就鄉村振興畫卷。他圍繞“央地協作、精益幫扶”核心目標,聚焦特色産業、品牌打造、産銷對接、非遺文化、教育幫扶,在三穗大地上譜寫了一曲“造血式、可複製”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創新模式,推介頗洞美村
“今年開春後第一次帶小朋友出來玩,我們首選了頗洞美村,這裡確實漂亮,不僅交通便利,還有萌享奇緣、水族世界、青溪美宿、農耕體驗、自然教室。”遊客何舒羨慕地説。
頗洞美村二期開園
遊客暢遊的頗洞美村位於三穗縣城西部,距縣城10公里,全村有1391戶5000余人。自2022年起,華僑城“應政府所需,盡華僑所能”,調整“握指成拳”集中力量資源幫扶思路,充分發揮主業優勢,探索實踐“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幫扶模式,將年度幫扶資金集中使用,每年投入1000萬元,決定用3年時間將頗洞村打造成成都安仁華僑城南岸美村似的頗洞美村。華僑城集團派駐三穗縣委常委、副縣長羅傑文介紹説:“挂職兩年來,做了三件事:一是力保華僑城集團幫扶資金持續投入,多方協調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進行聯動,投入2243萬元用於頗洞美村二、三期打造,並通過華僑城旅發公司的全過程專業能力輸出賦能頗洞美村項目打造;二是以互動型萌寵樂園和生態水族館為核心産品,輔以頗洞農場、芳菲小徑、皮皮鴨兒童公園等場景,建成一個集觀光、休閒、教育、娛樂於一體的田園鄉村旅遊綜合體,賦能‘美麗風景、生活情景、消費場景’三相融;三是深度研究項目運營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策略並推動各方達成共識,因地制宜推動運營思路轉換,推動景區管理體制機制與國有企業改革,力促美村項目可持續發展。”
用心融入,腳步丈量三穗版圖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羅傑文堅信如果沒有親自用雙腿踏遍三穗的山山水水,沒有親自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就不可能掌握到基層的真實想法,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做實。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自挂職以來,他始終將推動三穗旅遊發展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工作時間,多次組織文旅等部門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大量閱讀工作報告、信息等基礎資料,利用休息時間,自行對全縣旅遊資源進行深入挖掘,用腳步踏遍了三穗的山山水水、橋梁小道,充分了解掌握了三穗文旅資源現狀,並結合縣情實際撰寫了多篇調研報告,分析三穗旅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因地施策,從三穗縣旅遊整體定位及發展方向提出了中肯的對策建議。同時通過緊抓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紮實開展旅遊服務品質提升、旅遊招商宣傳,不斷豐富旅遊業態,強化旅遊活動組織等工作,帶動三穗縣縣域內旅遊景區景點提質升效實現聯動發展。協調教師資源開展旅遊服務相關技能培訓,同時積極參與貴洞二期項目評審、八弓鎮鄉村旅遊規劃策劃、桐林鎮木良鄉村旅遊規劃調研等工作,積極為全縣旅遊發展思考謀劃,切實將全縣旅遊發展工作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進一步助推三穗縣鄉村旅遊全面開花、蓬勃發展。
精準破題,拓展産業振興
寨頭村是全國最大的苗族聚居區之一,是貴州100個民族特色村寨之一,全村有1397戶5226人,2015年被貴州省苗學研究會授予“中國苗族第一村”稱號,也就是這一年華僑城開始向三穗縣寨頭村選派第一書記。華僑城集團認真貫徹定點幫扶政策,緊盯民族産業,有效促進寨頭村民族産業快速發展。
羅傑文(右四)參與産業幫扶提升項目簽約儀式
“2024年寨頭村實現閒置項目盤活破題,引進貴州地球村三農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生産加工菜籽油、花生油、山茶油、大豆油,年産油200噸,産值達2000萬元以上,可就近穩定解決10余勞動力就業。”華僑城駐村第一書記陳駿華説。
在推動民族産業發展的同時,華僑城集團還充分利用寨頭“二月二”祭橋節宣傳非遺文化,讓外界了解寨頭,推動苗族刺繡、苗族剪紙等民族旅遊業發展,將“無形文化納入有形市場”。2025年3月1日,正逢農曆“二月二”,羅傑文邀請黔東南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挂職幹部50余人現場考察,彰顯央地協作,更積極宣傳了寨頭特色文化,活動期間日均遊客達2萬人次,是2025年的一個亮點工作,極大增加了寨頭苗族服飾、刺繡産業訂單。寨頭苗族服飾加工廠總經理萬木英説:“刺繡是苗族服飾的靈魂,刺繡又是通過剪紙工藝來實現的,有刺繡的苗族服飾價格要高出很多,最貴的可以賣1萬多元一套。每年訂單多,産品供不應求,年銷售收入達60萬元。”
用情聚力,撬動教育資源
教育幫扶是華僑城集團定點幫扶的重中之重,2023至2024年在教育方面投入資金104萬元,“以藝術浸潤、文化反哺”雙輪驅動,加強美育幫扶品牌投入。在改善寨頭小學及幼兒園硬體設施的同時,還聘請專職美育教師常年開展美術、民族繪畫、剪紙等美育課,20余名小學生在寨頭小學圍墻共同親手繪製的苗族風情墻畫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創意能力和藝術水準。同時引進康佳集團開展寨頭“山海之約,共赴未來”一對一精準結對幫扶50名貧困學生,每人3000元至5000元,直至大學畢業。“去年僅寨頭村考入本科以上學生22人,其中211大學4人,無疑是教育幫扶的結晶。”寨頭小學何珊校長説。
針對初中教育短板,羅傑文主動與縣教育專班對接,籌劃三穗縣第三中學“學科提質”項目,圍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學生學業水準強化、校長治校理念創新三維發力,並計劃引入北京師範大學項目團隊系統制定薄弱學科提升方案,著力打造可複製、可持續的教育幫扶樣板工程。
華僑城集團支持創建三穗縣教育基金,獎勵優秀學生、優秀老師、貧困學生,開創新時代教育幫扶新模式。“華僑城集團首個資助10萬元創辦三穗縣教育基金,撬動社會捐資達100萬元,極大地鼓舞了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2024年三穗縣民族高級中學上線本科722人,其中600分以上的25人,為歷年高考最好成績。”三穗縣教育局局長張美鋒説。( 通訊員 吳會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