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興業銀行貴陽分行:激發數字活力 匯聚發展動能
2025-04-25 11:43: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在數字經濟浪潮奔涌的黔貴大地,興業銀行貴陽分行以創新之筆書寫著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時代答卷。作為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該行緊扣“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發展主線,把“數字金融”與“數字興業”有機結合,通過組織優化、生態搭建、科技賦能三維發力,在數字金融賽道上跑出加速度,為貴州數字産業建設、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強化科技支撐,夯實數字基礎

  近年來,興業銀行將數字化轉型納入全行整體戰略,確立了“企業級、標準化”方法論,以“構建連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態賦能銀行”為願景,推進全行數字化轉型。貴陽分行緊跟總行步伐,積極構建敏捷型組織生態,2025年3月,該行進一步優化分行數字化轉型委員會組織架構與工作機制,通過“1+N”敏捷組織模式(1即數字化轉型委員會,N即下設多個數字化項目小組)打破部門壁壘,實現戰略規劃、項目推進、成效評估的全流程閉環管理,讓數字金融創新始終與實體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在人才戰略上,該行打造“認證+實訓+項目”三維通道,促進科技應用型人才快速成長,累計培養BA(業務分析師)、DA(數據分析師)21人,科技應用型人才佔比提升至5.2%,並建立信息科技序列專業評審制度,通過全員數字化培訓考試和“興火燎原”創新馬拉松大賽、“興火”科技論壇等活動,在全行形成重科技、重創新、重數字化的文化氛圍,為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打造數字生態,擴大發展空間

  興業銀行貴陽分行依託總行“1+5+N”數字興業服務體系(即1個手機銀行、5大線上平臺和N個場景生態),從線下網點轉向線上平臺,積極拓寬金融服務時空半徑,提升獲取客戶、服務客戶的能力,打造金融服務走出去的“橋頭堡”。

  該行為農貿市場場景打造的“智慧農批系統”,目前已在全省2家農批市場上線,為125家商戶經營提供系統支持,交易筆數超過2.3萬筆,有力帶動了收單、融資等業務發展。在智慧政務建設領域,該行通過“數據介面+智慧風控”模式,于2025年3月正式受理貴陽市住房公積金“商轉公”貼息業務,打造“政務+金融”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目前已受理487筆、貼息額度2.5億元。此外,該行用大數據賦能“技術流”模式,創新科創企業融資服務,審批項目金額159億元,投放企業83戶。

  加快雙碳實踐,賦能“東數西算”

  在數字經濟與綠色低碳協同發展的戰略背景下,興業銀行貴陽分行深度參與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作為華為全球最大雲數據中心、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其建設運營具有標杆意義——總規劃100萬台伺服器裝機容量,一期工程已實現PUE值(電能利用效率)≤1.12,在滿負荷運行的情況下,該數據中心預計每年可節省電力10.1億度,減少碳排放81萬多噸。

  針對數據中心建設週期長、設備採購金額大等特點,2022年末起,興業銀行貴陽分行創新採用“總分支三級聯動+跨區域協同”服務模式,聯合興業銀行系統內深圳分行組建專屬服務團隊,通過中期固定資産貸款工具,為華為雲數據中心上游的多家核心設備供應商提供融資支持。截至2025年3月末,累計批復授信超100億元,實現貸款投放超60億元,其中符合《綠色低碳轉型産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的融資佔比達100%。

  興業銀行貴陽分行綠色金融部負責人表示,通過構建“綠色評估—科技賦能—生態共建”三位一體服務體系,未來三年計劃為“東數西算”工程提供不低於200億元的綜合融資支持,助推貴州從“機房經濟”向“智算經濟”升級。(文 蔣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