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一群歐洲音樂青年,把大山紋樣寫進“世界節拍”
2025-07-15 09:11:48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7月12日,參加“山海無界·樂傳全球”中歐藝術交流活動的五位歐洲音樂人走進貴州省貴陽市翁貢村“手上記憶博物館”。

  上午10時許,一行人沿著翁貢村石板路步行至博物館。推開木門,迎面的展廳以原木色為主調,燈帶從屋頂垂下,一件件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瑤族服飾懸挂其間。透過玻璃可見各式少數民族服飾,年代不同,紋樣卻一脈相承。

一群歐洲音樂青年,把大山紋樣寫進“世界節拍”

歐洲音樂人走進貴州省貴陽市翁貢村,了解當地少數民族文化

  “手上記憶博物館”坐落于貴陽市觀山湖區的一個傳統村落翁貢村,于2018年11月建成開放,是貴陽市第七個民間博物館,承擔起國際文化交流、非遺手藝人交流、學術講座、城市支持文化傳承與體驗活動等功能。

  從村口方向望去,博物館由三座老木房與一棟新夯土建築圍合成院,中間是天井,老房保持木構灰瓦,新房用現代夯土技術,墻面摻入稻殼,呈溫暖土黃色。

一群歐洲音樂青年,把大山紋樣寫進“世界節拍”

“手上記憶博物館”館內藏品

  館內,蠟染、印染、紙扎染、楓香染、刺繡、民俗物件等館藏物品錯落陳列,紋樣萬千。

  “非遺不能只做産業而不做研究,藏品上的每一樣圖案、每一道紋路都有它的應有之義。”談及創館初心,“手上記憶博物館”館長王小梅直言,正是為了留住這些紋樣背後的文化密碼,才搭建博物館這一延展空間“定格”非遺“記憶”。

  截至目前,館內共收集貴州省境內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瑤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技藝物品6500余件(套)。

一群歐洲音樂青年,把大山紋樣寫進“世界節拍”

歐洲青年音樂人參觀“手上記憶博物館”

  面對如此繁複精美的藏品,來自烏克蘭的英國籍打擊樂演奏家Bogdan Skrypka掏出手機拍個不停,“最吸引我的是這些服飾上的紋樣故事——它們以圖案為語言記錄一切,這跟音樂一樣,也屬於一種語言,都在織就當時的所思所感。”

  與Bogdan Skrypka從服飾紋樣中汲取靈感不同,具有意大利血統的英國作曲家Andrea Granitzio則從銀飾鍛造上捕捉旋律肌理。“作曲本就是精細的手工過程,需要一支筆逐音譜寫每個樂符。如同製作銀器,耗時良久,細節精妙,纖毫畢現,最終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作品。”Andrea Granitzio表示,經過近兩天的采風體驗,腦海中已涌現出許多創意。

  除了欣賞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音樂人們還在博物館的手工藝區體驗、製作扎染技藝。

一群歐洲音樂青年,把大山紋樣寫進“世界節拍”

歐洲青年音樂人們展示自己製作的扎染作品

  工藝區設在天井左側的長廊,長桌上擺著白坯布、皮筋和木棒,苗族師傅先示範各式扎法,再讓他們自由發揮。從捆紮、脫漿、染色,到清洗、晾曬,最終獲得成品,這讓音樂人們成就感滿滿。

  “你永遠不知道鬆開線繩的那一刻會遇見怎樣的驚喜,就像即興表演時突然迸發的靈感。”英國小提琴演奏家Gwyneth Nelmes説。

一群歐洲音樂青年,把大山紋樣寫進“世界節拍”

歐洲青年音樂人身穿貴州蠟染服飾,行于稻田間感受貴州鄉村魅力

  對英國男高音Tom Lidgley而言,這趟旅程更解開了他長久的心結:“我曾困惑,當醫生能救人,農民能養人,唱歌的價值在哪?”直到看見王小梅館長三十年守護瀕危工藝的身影,“我忽然懂了——就像她用熱愛點燃文化傳承,我也能用音樂創造美,這是給世界的禮物。”

  “欣賞服飾、學習扎染作為了解當地文化最快的方式,就像窺見貴州少數民族的一扇窗戶,給了我極大的啟發,而這正是我此行最想得到的收穫。”英國音樂劇演員Eugene Griffin點讚“手上記憶博物館”,“這座博物館讓更多人看見了非遺的價值,也將帶動更多人投身文化傳承的時代浪潮。”

  活動結束前,音樂人們親手清洗並帶走了各自扎染的布,而這一塊塊藍染的扎染布品,或許也將化作他們背包裏的“聲音標本”。(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雅萌 周璇 郭加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