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交旅融合成效顯著 多維發力助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
2025-07-16 18:10: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展淩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記者 羅淼 實習生 文藝霖):7月15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介紹,近年來,貴州交旅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在橋旅、路旅、航旅方面發力,為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貴州交旅融合成效顯著 多維發力助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6171726

發佈會現場 攝影 文藝霖 

  “十四五”以來,貴州堅持“交通為旅遊賦能、旅遊為交通增值”的發展理念,加快構建“快進”旅遊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黃強介紹,截至目前,貴州公路總里程突破22萬公里;鐵路里程4256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808公里,即將實現“市市通高鐵”;航道里程3954公里;民用航空機場形成“一樞十支”格局,實現9個市(州)全覆蓋;累計建成3萬多座橋梁,已建和在建的橋梁連起來超過5400公里。

貴州交旅融合成效顯著 多維發力助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_fororder_rBABC2NHqF6AMALYAAAAAAAAAAA113.550x309

被譽為“天空之橋”的平塘特大橋 供圖 平塘縣融媒體中心

  貴州著力優化重點景區和旅遊度假區交通組織,通過在橋旅、路旅、新型服務區等方面開展交旅融合示範創建,在技術創新、建造工藝、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交旅融合品牌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

  “橋旅融合”方面,貴州以創新建造技術鑄就貴州橋梁品牌,在景觀設計上充分考慮地域特徵,圍繞世界級橋梁打造世界級旅遊標識,打造了壩陵河大橋、平塘大橋和花江峽谷大橋等橋旅融合項目,豐富拓展極限運動、科普研學、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等旅遊業態,按照“橋上做吸引力,橋下做生産力”的思路引領山地旅遊新範式。

貴州交旅融合成效顯著 多維發力助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_fororder_rBABCWYGdWSAWuDcAAAAAAAAAAA056.550x319

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鴨池河大橋 攝影  尹剛

  “路旅聯動”促進沿線産業新發展。近年來,貴州聚焦自然、人文資源稟賦打造旅遊風景道和精品旅遊線路;按照“一區一特色”理念,打造G75重復線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大婁山服務區為代表的“交通+”多種産業融合新型服務區;採取“交通+旅遊+産業”的模式,打造集旅遊發展、産業帶動、鄉村振興為一體的旅遊公路。未來,貴州將圍繞“黃小西吃晚飯”“村超”“村BA”等重點旅遊資源,持續豐富路旅融合業態,全力支撐打造“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

  貴州聚焦高水準提供交旅融合運輸服務,以“小車小團”運遊融合品牌、“飛閱貴州·支支串飛”聯程聯運服務平臺等“運遊融合”項目豐富旅遊出行服務水準和産品,打造運輸服務新體驗。

貴州交旅融合成效顯著 多維發力助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_fororder_rBABCmYGdWOALo4MAAAAAAAAAAA871.550x349

貴黃高速—烏梅河特大橋 供圖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2024年,貴州省共計完成小車小團旅遊包車6萬餘次,同比增長60%;依託“一樞十支”機場佈局,創新推出“支支串飛”旅遊模式,有效串聯起重要景區景點;推出“干支聯動·支支串飛”航線組合10條,累計開行景區直通車207條,讓遊客充分感受“飛閱貴州”的精彩。

  此外,貴州還以“數智交旅”為引擎,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完善服務配套、拓展省外旅客資源市場,推動區域旅遊協同發展,助力産業升級;以“多方參與”激發交旅融合新動能,引入社會資本參與交旅融合發展領域的建設開發、引導交通企業和文旅企業共同完善市場化發展機制、引入專業運營團隊提升管理服務水準,並建設生態旅遊航道,打造“綠色水運”名片。

  下一步,貴州將繼續按照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決策部署,推動交通運輸與旅遊産業化協同發展,不斷優化交通網絡佈局,完善交通配套設施,豐富交通旅遊産品供給,為貴州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