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音樂人走進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
7月13日,“山海無界 樂傳全球”中歐藝術交流活動走進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銀飾叮噹,歌聲穿雲,6位歐洲音樂人在民族廣場,看苗族群眾踏歌起舞,目光裏滿是驚艷。
英國小提琴家Gwyneth Nelmes望著舞者旋轉的裙擺,指尖不自覺跟著打節拍。“西方舞臺多在室內,這裡的音樂卻和山水相融。”她輕聲感嘆,看苗族姑娘邊跳邊唱,眼神亮起來,“連呼吸都踩著節奏,太鮮活了。”
歐洲音樂人在雷山西江千戶苗寨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載歌載舞
一旁的意大利作曲家Andrea Granitzio更是難掩興奮:“完全沒想到會看到這樣的表演,舞蹈、節奏和歌聲的融合對我是全新體驗,那些聲音獨一無二。”他側耳細聽敬酒歌的婉轉、情歌的纏綿、飛歌的高亢,“節奏和人聲的融合,傳統又新穎,能真切感受到一種古老的韻味。”
演出落幕,真正的交流才剛開始。
貴州省級蘆笙文化傳承人楊正平吹奏蘆笙
貴州省級蘆笙文化傳承人楊正平手持19管蘆笙,手指在竹管間靈巧跳躍,獨特音色讓歐洲音樂人屏息凝聽。意大利作曲家Andrea Granitzio好奇地湊近:“請問吹奏蘆笙時,舞動的步伐是特意設計的嗎?”在聽到楊正平給出“蘆笙響,腳板癢,蘆笙向來樂舞結合”的解答後,讓眾人連連點頭。
隨後,木葉吹奏傳承人李玉松信手拈來一片綠葉,唇間飄出《青藏高原》的旋律。英國小提琴家Gwyneth Nelmes躍躍欲試,試了十幾次,終於吹出個破音,自己先笑彎了腰。
木葉吹奏傳承人李玉松教歐洲音樂人吹奏木葉
“木葉能吹出數十種鳥鳴,但要熟能生巧。”李玉松笑著解釋。這一古老氣鳴樂器的奇妙魅力,引得眾人紛紛嘗試,笑聲中盡顯文化碰撞的趣味。
英國籍烏克蘭打擊樂手Bogdan Skrypka與苗族藝人莫世海合奏木鼓
都説音樂無國界,這一魔力,也在即興合奏中展現。英國籍烏克蘭打擊樂手Bogdan Skrypka主動邀請苗族藝人莫世海,以木鼓合奏,東西方鼓點奇妙交融。
凱里學院教師潘小燕教英國男高音Tom Lidgley唱苗族飛歌
“來,跟著我提氣。”木鼓聲後,凱里學院教師潘小燕主動提出教英國男高音Tom Lidgley一首苗族飛歌。Tom仰頭試唱,高音卡在喉嚨裏,臉漲得通紅。潘小燕示範著鬆開喉頭,他再張口時,竟飆出清亮的調子:“像換了個聲帶!”
此刻,苗族飛歌與西方歌劇聯袂演繹,聲線在苗嶺間交織迴響。
東西合奏的歌聲、鼓聲、琴聲,在苗寨上空裏纏纏繞繞,終成一場雙向奔赴的音樂碰撞,正如Tom所説:“音樂本就該無界,在這裡,我們都找到了新的天地。”(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雅萌 郭加堯 王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