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貴州省臺江縣臺盤“村BA”籃球場熱度火爆,2025年“村BA”球王爭霸賽貴州賽區決賽在臺江縣臺盤“村BA”球場進行,加上NBA巨星麥迪(Tracy McGrady)驚喜降臨“村BA”現場,將這場鄉村籃球盛宴推向沸騰頂點。
8月9日,2025年“村BA”球王爭霸賽貴州賽區決賽當晚麥迪現身並與現場觀眾球迷進行互動。
“我們是從江蘇徐州來,來到這裡就是為了看麥迪嘛,也是想看這邊‘村BA’的一個熱鬧。”帶著孩子一起來看球賽的江蘇徐州遊客駱啟陽激動地説。其兒子駱冠捷也説道:“這裡的籃球氛圍十分的好,我也十分地期待看到爸爸喜歡的球員。”
8月9日,2025年“村BA”球王爭霸賽貴州賽區決賽現場,阿幼朵帶來歌伴舞表演《苗鄉侗寨》 。
賽事間隙的“深山音樂會”也點燃了現場氣氛,而當麥迪的身影出現在球場邊時,手機閃光燈瞬間連成一片星海。“我愛黃小西,我愛‘村BA’。”麥迪在“村BA”現場和現場球迷互動中説道,引來了如潮的掌聲和歡呼聲。
8月9日,2025年“村BA”球王爭霸賽貴州賽區決賽現場,麥迪驚喜降臨並在“村BA”現場與球迷互動,展示投籃 。
“我們一行7個人,就是衝著麥迪來的,今天在‘村BA’現場見到了他,也算是圓了我們年輕時候想見到偶像的一個夢想。”今天從貴陽趕過來看麥迪的球迷汪洋激動地説。球迷王強同樣激動地説:“來體驗一下這個籃球的熱情和‘村BA’的熱情,我是八零後的,就是喜歡麥迪,孩子也喜歡籃球,假期就帶孩子一起來看,有NBA球星過來嘛,語言上無法表達出來的激動。”
8月9日,2025年“村BA”球王爭霸賽貴州賽區決賽,冠軍決賽現場。
臺江縣“村BA”賽事以體育為紐帶,籃球賽事的火爆帶來的是實打實的旅遊收入。2025年暑期,臺江縣依託豐富的苗族非遺資源和火爆的“村BA”賽事,這個暑期圍繞“夏日臺江:非遺傳承·村BA狂歡”主題,推出系列文旅活動,僅臺盤村單日最高遊客量突破3萬人次。不僅讓遊客體驗了籃球的魅力,同時也帶動了周邊餐飲、民宿消費激增。
8月9日,2025年“村BA”球王爭霸賽貴州賽區決賽當天,觀眾遊客在各入口排隊等候進場。
“‘村BA’這個IP的名氣很大,趁著這個暑假我們一行十個人來到臺江,就是來感受一下這個‘村BA’,也感受到了臺江的熱情,真的是人很多,也很熱鬧。”和朋友來臺江遊玩的四川遊客熊一璇説道。“今天生意挺好的,有球星過來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流量,我們的收益還是不錯的。”球場旁邊小吃攤老闆張俊邊忙著給顧客弄小吃邊説道。
“村BA”帶動周邊餐飲發展。
而更深遠的影響在於賽事培育的持久消費生態,今年的7月21日,“臺盤鄉村籃球文化景區”正式獲批國家3A級旅遊景區,標誌著“村BA”完成了從暫態賽事到長效文旅IP的蛻變。遊客活動已從單純觀賽延伸至鄉村深度體驗,“觀賽—消費—體驗”的良性循環已然成型。
8月9日,球迷們在臺盤村設置的麥迪球迷簽到墻簽到。
“每年暑假都會帶孩子去一個地方,因為孩子看了非遺裏的中國,就想來貴州這邊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所以今年我們來了貴州,今天到臺江‘村BA’這裡,現場太熱烈了,很有特色,很有貴州獨特的民族和淳樸,這裡真的很熱情,很開心來到貴州。”來自四川成都的黃一峰説道。同樣是暑假帶孩子來遊玩的貴陽遊客王平説:“這個地方的球賽是我們的一個品牌,我帶大家過來看一下,感受一下熱鬧。”
臺盤“村BA”線下體驗店産品。
“村BA”自2022年爆火以來,臺江縣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通過文化杠桿,撬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體育賽事與民族傳統節慶、鄉村旅遊和農産品銷售齊頭並進,僅臺盤鄉就直接拉動餐飲等行業消費0.4億元以上。相關部門數據顯示,2023年在“村BA”賽事帶動下全縣累計接待遊客289.14萬人次,同比增長74.87%,旅遊綜合收入33.33億元,同比增長94.66%。2024年全縣累計接待遊客378.66萬人次,同比增長30.96%,旅遊總花費43.66億元,同比增長 31.01%。2025年,臺江縣1-6月接待遊客191.45萬人次,同比增長22.91%,旅遊綜合收入19.78億元,同比增長13.61%。一連串的數據不僅顯示了臺盤從流量爆紅到産業常紅,充分展現“村BA”的無窮魅力。
8月9日,遊客在臺盤村打卡拍照。
當前,臺江持續擦亮“村BA”的故鄉名片,賽事深度踐行“賽事搭臺、産業唱戲”理念,積極引導參賽隊伍攜帶地方特色農産品及非遺項目進行全國性展示,有力推動“體育+文旅+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訊員 梁創英 邰光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廖文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