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2025年秋季迎新主題班會在貴陽高新區舉行,來自清華大學的31名學子準時來到基地報到。
迎新班會現場
當天,清華大學的學子們參觀了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雲上貴州大數據中心、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了解高新區發展歷程、産業分佈、重點企業情況及地理區位、公交線路等,同學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相互交流,分享著各自的期待與憧憬。清華大學2024級大數據工程專業碩士班級班長和隆説,貴陽大數據飛速發展的歷程讓他印象深刻,自己作為信息化專業的學生,為在這裡進行學習實踐感到十分榮幸和興奮。“未來的學習中,將發揮自己專業所長,深入探索理論與專業領域的深度融合,珍惜光陰,珍視青春,為大數據産業發展貢獻個人之力。”和隆説。
迎新主題班會上,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主任張濤向同學們致以寄語,他表示,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專業實踐教育,是十分寶貴的學習經歷,希望同學們珍惜短短一年的學習機會,加強與企業導師溝通,儘早開題推進論文寫作,順利完成學業。
合影留念
“貴州作為數據高地,天然具備發展大數據産業的獨特優勢,希望能與學子們攜手共同探索大數據産業的前沿技術和應用場景,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助力貴州大數據産業高品質發展,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代表,同時連續三年擔任企業導師,貴州漢圖數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志勇表示。
基地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實踐計劃與課程安排,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班會在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學子們滿懷信心,期待在貴州這片數據沃土上綻放青春光彩。
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建成投用六年多以來,成功在貴州培養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全日制大數據專業工程碩士231名,參與60家企業産學研融合項目(課題)研究270余個,解決關鍵技術問題87個;開展技術交流220余人次,開展清華大學大數據公開課及大數據特色專題講座114場,組織校企技術合作對接會、人才供需交流會40余場;打造創領工博之家,帶動6名企業導師、學生攻讀工程博士。(文/圖 李雯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