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刺梨種植面積加工産能産品種類均佔全國九成以上
2025-08-19 09:06:48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8月,金燦燦的刺梨匯成條條“黃金帶”,點亮了貴州山野,點燃了採摘與加工的熱潮。昔日的山野小果,如今已壯大為耀眼的百億級“黃金産業”,全省種植規模152萬畝,綜合産值100億元左右,種植面積、加工産能、産品種類佔全國90%以上。貴州,已成為全國刺梨産業的發源地和引領地。

  依託優越的自然稟賦和良種選育,我省已形成以六盤水、安順、畢節、黔南為核心種植區,盤州、水城、龍裏、貴定等15個縣(區)為産業集聚區的佈局,刺梨種植面積穩居全國第一。經過多年持續發力,刺梨産業已發展成為我省的生態産業、富民産業、現代産業,也是貴州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産業。在拓展“兩山”轉化通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構建貴州特色現代化工業體系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獨山縣友芝村刺梨喜獲豐收。(獨山融媒體中心供圖)

  “貴州刺梨”産區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近年來,我省持續強化政策支持,接續打造“貴州刺梨”特色優勢食品産區。今年6月,“貴州刺梨”成功列入首批39項國家級傳統優勢食品産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培育名單,與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貴州辣椒製品一道,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大知名度的特色食品産業。“貴州刺梨”公共品牌授權34家企業使用,廣藥集團刺檸吉、好彩頭食品“小樣貴州貨”刺梨汁、匯源金刺梨原漿等逐步被公眾認可,帶動我省註冊刺梨企業737家,初步形成了“公共品牌 企業品牌 産品品牌”的協同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科研創新支撐日益增強。自20世紀40年代羅登義教授研究刺梨營養價值開始,學界探索從未中斷。2019年貴州大學成立貴州省刺梨産業研究院,開展刺梨功效挖掘、新産品研發、標準制定等工作;2020年鐘南山院士牽頭組建刺梨防治呼吸疾病攻關組,深化研究並推動産業推介;2022年,中科院貴州天然産物實驗室聯合國家公共營養改善辦出版《貴州刺梨功效研究》,統一刺梨十大功效。近兩年,國內相關高校深化刺梨科研,助力健全《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刺梨)標準體系》,有效促進刺梨功效成分利用、精深加工優化、産品品質把控提升。

  今年,好彩頭“小樣”刺梨乳酸菌、“貴州村超 三隻松鼠”聯名刺梨飲料、匯源與初好聯名刺梨電解質飲料産品相繼發佈。按照線上線下協同,全省、全國、全球“三步進階”計劃,我省大力開展刺梨推廣,目前刺梨産品銷售已輻射華北、華南、華中、西南等地區,並成功開拓境外銷售渠道,實現揚帆出海。

  這顆飽含生態與科技力量的“黃金果”,正沿著種植、研發、加工、品牌、銷售的全産業鏈高速生長,為貴州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開闢寬闊通途,成為鄉村振興與特色優勢産業的閃亮名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