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清鎮:創新“五步走”矛盾化解模式 高效解民憂暖民心
2025-08-20 09:39: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原以為這事沒有三年五載解決不了,沒想到一個多月就徹底辦妥了。”日前,貴州省清鎮市居民陳正榮夫婦看著新家的裝修圖紙,臉上難掩笑意。讓夫妻倆舒心的,不僅是即將入住的新房,更是清鎮市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的暖心服務。

貴州清鎮:創新“五步走”矛盾化解模式 高效解民憂暖民心_fororder_群眾正在進行訴求登記。郭露 攝

群眾正在進行訴求登記 攝影 郭露

  2018年,陳正榮、康蘭秀夫婦因房屋拆遷,與相關單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約定分得伊甸園小區兩套住房,今年6月,當二人滿懷期待去領鑰匙時,卻被告知房屋已安置他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夫妻倆心裏壓上了一塊大石頭。

  6月19日,夫妻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清鎮市綜治中心反映自己遇到的情況。“以前總聽説這類事難辦,還可能被‘踢皮球’,我們都作好了長期週旋的準備。”陳正榮坦言。然而,事情的進展出乎意料:該中心迅速聯合信訪部門調取歷史材料,組織法院、城更中心、律師團隊開展3輪面對面調解。今年7月,促成雙方達成“重新選房+補償面積差價及利息”的和解方案,拿到協議書的那一刻,夫妻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

  陳正榮夫婦的經歷,正是清鎮市“一引二辦三調四裁五兜底”矛盾糾紛化解模式的生動寫照。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清鎮市針對傳統治理中“部門協同難、流程不閉環、法治化解弱”等痛點,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作風,創新推出“五步走”工作模式,構建起“受理—分流—處置—反饋—核查—回訪”的完整閉環,黨員幹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多元化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中,“一引”即智慧登記匹配,由2名研判員依據責任清單,15分鐘內完成“訴求—部門”的精準對接;“二辦”推行“三定一督”,明確主辦主體、時限和標準,讓群眾找得到負責部門;“三調”創新“1+3+N”模式,以綜治中心為中樞,聯動常駐團隊、輪駐專家等專業力量高效調解;“四裁”,對調解無果的糾紛,由相關部門通過“速裁+快審”依法終結;“五兜底”則嚴格遵循信訪法治化流程,實施“四步閉環”管理,做好全程保障。

  “老人家,別著急,慢慢説。”8月14日,清鎮市綜治中心大廳引導臺旁,工作人員一邊聽一名老年群眾表達訴求,一邊詳細記錄。70多歲的陳登濤是清鎮市紅楓湖鎮人,被戶口和土地等問題困擾多年,前些年她曾帶著老伴跑了多家單位,都沒解決問題,最近聽説綜治中心能“一站式”處理問題,特意趕來試試。

  “剛登記完信息,工作人員就聯繫了鄉鎮和村委會,讓我們在這裡等著協調。以前找不著解決辦法,拿著材料到處跑,白費了好多功夫。”言語間,陳登濤既有對該中心工作的認可,又有對處理的期待。

  實際上,“一引二辦三調四裁五兜底”“五步走”矛盾糾紛化解模式帶來的成效遠不止於此。從保交房推進、醫患矛盾化解等民生大事,到電梯維修協調、房屋租賃調解等日常瑣事,每一件民生實事的落實,不僅讓矛盾糾紛得以平息,更轉化為一組組亮眼的民生數據。

  今年,清鎮市通過《貴州省綜治信息平臺》累計上報矛盾糾紛案件27655起,已辦結26900余起,辦結率97.4%。自6月19日該中心規範化建設完成並運行至7月31日,累計收到群眾現場反映問題266件,組織調解45件,調解成功29件,繼續開展調解工作16件。期間,信訪登記31批68人次,同比去年141批369人次減少110批301人次。

  下一步,清鎮市將繼續完善“引導—辦理—調解—裁決—兜底”全流程閉環,推動綜治“前端預防”與信訪“後端保障”無縫銜接,讓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更高效、更有力的回應,讓每一件民生小事都得到用心解決。(文 郭露 代勝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