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對5個重點景區管理和運營主體及所在市(州)文旅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開展集中提示約談,並組織專家把脈問診,進一步推動解決暑期旺季遊客反映的突出問題。
這是今年以問題為導向,提升旺季旅遊服務的一個縮影。為提升服務讓遊客安心暢遊,今年暑期,省文化和旅遊廳首次成立旺季旅遊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日調度”“日報告”機制,及時制定出臺《旅遊旺季景區服務管理二十條措施》和《旅遊旺季安全生産保障十條措施》,健全24小時值班機制,創新構建“安全+服務”雙輪驅動機制,通過全鏈條安全管控、全方位服務升級、全領域協同聯動,推動貴州旅遊安全總體平穩有序,旅遊服務保障總體穩中有升,重點旅遊景區景點持續火熱。
傍晚,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華燈初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龍永 攝
全鏈條守護防線向末梢延伸
在西江千戶苗寨,層層疊疊的吊腳樓間遊人如織,卻秩序井然。“預約錯峰+大數據調度是關鍵。”西江千戶苗寨管理部經理梁婭琴介紹,客流高峰時段,由55輛觀光車與66輛大巴組成的“運輸矩陣”自動增發班次,配合週邊交通管制與分流崗亭,實現高效人車分流,這套動態管控模式使景區接待效率提升40%。
西江做法在貴州並不是孤例。我省相關部門在機場、高鐵站等關鍵節點設“流量預警站”,實時推送“舒適度指數”,重點景區實施“日承載量+暫態承載量”雙限流機制。截至目前,今年全省重點景區未發生流量超載事故。
“安全必須覆蓋‘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後保障’全鏈條安全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安全專班相關負責人點明防控邏輯。貴州建立文旅、氣象、交通、應急部門信息共享及“關、停、轉、閉”快速響應機制。7月15日雷公山暴雨,景區通過廣播、短信、喇叭“三重覆蓋”,20分鐘內安全轉移1200余名遊客。
鎮遠縣高過河漂流。鄒渝 攝
安全防線正向末梢處延伸:鎮遠古城實行每日安檢觀光車並實時上傳數據,赤水丹霞懸崖棧道每釐米護欄承重檢測達300公斤,青岩古鎮300余棟古建築加裝智慧煙感,萬峰林配發智慧救生衣……
“有這樣牢固的防護,才能盡情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赤水丹霞的懸崖棧道上,四川遊客張曉望著眼前瀑布飛瀉,手扶著堅實的護欄,心中踏實。
全行業提升監管“決不護短”
“選旅行社前查了貴陽‘紅黑榜’,看到這家在紅榜上,心裏就踏實多了。”貴陽一家旅行社門店前,湖南遊客王先生的話道出眾多遊客心聲。
日前,貴陽市旅遊行業協會公佈2025年第二季度榜單,24家旅行社及4名導遊因服務優質登紅榜;22家旅行社、4名導遊及3名自然人因合同違規、無證經營等問題入黑榜曝光。這份名單,成為遊客決策“風向標”。
貴陽市青雲市集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吸引了大量來黔避暑旅遊的遊客。
紅黑榜背後,是貴州“決不護短”的監管決心。8月初,“貴陽酒店價格暴漲”引起熱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出手。8月6日,貴陽市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避暑季期間旅遊市場經營行為的提醒告誡函》,明確客房價格漲幅,禁止訂單生效後毀約漲價。次日,市場監管部門公佈首批酒店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全省文旅、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涉旅聯合執法檢查共出動3037人次,檢查經營單位1300家,整改問題530個,辦結實事527件,立案查處涉旅案件373起,旅遊投訴法定時限辦結率100%。貴陽市“利劍行動”查處違規136起,讓痛點變通點。
整治之外,行業自律更顯長效。6月,200家旅行社高管簽署自律倡議書,承諾誠信經營、品質至上、公平競爭。同時,更具創新性的跨區域協作機制同步落地,貴陽市等省內四市三州簽訂《“黃小西吃晚飯”1+6跨區域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交流協作協議》,再為旅遊市場護航。
全方位升級服務更顯溫度
“出發前3天,‘一碼遊貴州’就幫我規劃好了5日完整行程,並且預訂好了門票、酒店、直通車,讓我的旅途舒適方便。”來自廣州的“95後”遊客林宇展示手機APP裏的“黃小西”5日環線遊方案。剛剛畢業的他,用一場貴州自由行慶祝新生活啟程,而智慧、貼心的旅遊服務,成為他旅程中可靠的“搭檔”。
智慧服務的便利在旅途各環節持續延伸。龍宮景區保留人工窗口並配備“銀齡助手”,為65歲以上人群提供優先服務,排隊超過30分鐘時自動啟動“彈性通道”。
交警正在黔靈山公園大門前的路口指揮交通
交通接駁也更為順暢。“高鐵+景區直通車”實現黃果樹、小七孔等景點“無縫換乘”;安順“景區直通車”串聯周邊景點,形成1小時旅遊圈;遵義在高速服務區設置旅遊諮詢臺,已累計服務遊客超80萬人次;百里杜鵑提供免費擺渡車,接駁時間不超過15分鐘;通過AI優化觀光車路線,荔波小七孔候車時間從1小時大幅縮短至20分鐘。
細節之處,更顯服務溫度。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推出掃碼即可聆聽的雙語講解,讓中外遊客無障礙感知民族文化;織金洞等景區配備愛心座椅、嬰兒車、母嬰室,全方位照顧特殊群體需求;高溫時段,噴霧降溫、免費涼茶和防暑藥品及時奉上關懷。餐飲領域“明碼標價”和“平價餐廳示範店”讓遊客吃得安心,食材掃碼即可溯源……
“我們的服務理念是:把遊客當親人。”銅仁市梵凈山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海沙介紹,除常規服務外,梵凈山常年免費提供薑茶、小板凳、特色小吃,節假日及旺季增設文藝演出,併為特殊人群開通綠色通道。“希望每一位來到梵凈山的遊客,都能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在甲秀樓景區,遊客們在體驗夜景旅拍。
立體化共治讓“流量”變“留量”
“當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景區通道被攤位堵塞的情況隨手拍攝並上傳平臺後,沒想到很快就看到了整改結果。”遊客何映柘的感慨,道出了貴州旅遊“痛客行”舉措的實效。
6月30日,省文化和旅遊廳通過官網、12345熱線等渠道徵集遊客建議,最高獎勵5000元,讓遊客從體驗者轉變為旅遊治理的參與者,以多元視角推動問題解決。
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為旅遊共治注入鮮活動力。在黃果樹瀑布景區,“瀑花”志願者每日忙碌于秩序維護、諮詢指引及急救服務,成為文旅安全的“隱形防線”。如今,全省已招募1.2萬名旅遊志願者,覆蓋各大交通樞紐及景區。
雷山縣的“鄉村旅遊管家”計劃更具深意,培訓5000名村民投身民宿餐飲行業,不僅提升了服務品質,還帶動2000余戶家庭增收,實現了服務提升與民生改善的主客盡歡。
科技賦能則為共治裝上“智慧大腦”。旅遊大數據中心實時生成全省景區“運行圖譜”,通過演算法預判需求。升級後的“一碼遊貴州”智慧推薦“小眾景點”,分流遊客20余萬人次;梵凈山啟用無人機巡航,發現人群聚集即刻觸發廣播疏導;青岩古鎮的智慧垃圾桶滿溢後自動報警,讓景區環境維護更高效。
多元共治的合力,推動貴州旅遊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躍升。數據顯示:貴陽北站暑運高峰日均遊客量飆升至12萬人次,環比增長50%;龍洞堡機場7月單日峰值8.2萬人次,創歷史新高。1至7月,全省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8.5%、10.7%,其中7月單月全省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9.6%、11.2%。(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