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為期五天的2025中西部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落下帷幕。本次賽事以“綠茵逐夢·‘加油’少年”為主題,青少年們除了開展足球賽事交流外,還參加紅色文化教育以及研學活動,觀看民族文藝演出、非遺展演和家鄉美食互換集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2025中西部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現場
“這裡的標準化足球場地和完善、熱情的後勤接待安排,讓孩子們在這裡比賽心情非常愉悅。”新疆伊寧業餘體校主教練仲豆豆表示,本次足球邀請賽不光是一次足球交流,更是一場形式多樣的文化之旅,孩子們來到這裡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東西,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一家親。
以賽為媒播撒足球夢想的種子
中西部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今年已經是第四年舉辦,從2022年首屆賽事在都勻啟幕,到如今紮根黔西南,賽事的每一步成長,都緊扣“助力振興、搭建橋梁、培育希望”的初衷。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和公安部定點幫扶地區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受邀參賽的隊伍均來自中西部11個省份的鄉村振興重點縣,通過足球打破地理的隔閡,讓孩子們獲得更多交流機會。
比賽現場
每天結束比賽後,在晚上的“互換集市”上,28支參賽球隊的小隊員帶來家鄉特産,進行從原料加工到一站式展示,新疆的酸奶疙瘩、貴州的蜂糖李、重慶的茶葉在攤位間流轉,成為隊員們交換故事的“味覺紐帶”;民族大聯歡中,當地歌手與小球員共唱民族歌謠,讓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在歌聲中增進情誼。
這不僅是比賽,更是各民族孩子交流交往交融的課堂。通過賽事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身上有汗、眼裏有光、心中有夢想。賽事正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涼爽氣候 造就足球夏訓熱土
“這裡的夏天沒有重慶的悶熱,站在場上很是清爽的感覺,很適合孩子們進行訓練和比賽。”重慶市秀山縣鳳起中學主教練唐飛感慨道,從黔西南涼爽的氣候到完備的賽場條件和食宿、文化活動以及貼心服務保障,不僅讓每一個小球員感到足球運動的快樂也感受到黔西南的山水之美。
黔西南作為國家足球重點幫扶地區,利用西部地區體教融合足球青訓體系建設試點和公安部定點幫扶等政策,建設了集“訓練、比賽、食宿”一體化管理的魯屯足球小鎮。“前幾年在興義市區內辦賽,最遠的場地從酒店過去要半小時車程,這裡步行就能從酒店抵達球場,既保障了安全,又節省了時間。”貴州省足球協會競賽部負責人田建介紹,正是得益於魯屯足球小鎮的標準化足球場,讓每天多場密集的比賽得以高效開展。
比賽現場
目前,貴州省體育局正在打造足球青訓“夏訓夏賽”之都,貴州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讓黔西南成為青少年足球“夏訓夏賽”的理想之地,吸引著全國各地區的隊伍前來訓練、比賽。田建表示,今年是“夏訓夏賽”推行的第一年,通過“星火杯”國際少年足球邀請賽、“同心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以及本次中西部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等系列賽事的舉辦,足球少年們以賽代訓、以賽促練,在真刀真槍的對抗中實現了紮實的足球技藝與堅定的意志品質的同步成長。相信未來貴州會逐步成為夏季足球青訓的熱土。
貴州足球青訓實現“分散”到“系統”跨越
“從‘草原’到‘綠洲’,貴州足球青訓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貴州省足球協會競賽部負責人田建的這句話,是對過去幾年貴州足球青訓工作的生動總結。2024年4月13日,貴州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啟動,以體育總局支持畢節建設國家級足球青訓中心為引領,構建“一主四輔”格局。通過體系化建設、梯隊培養和資源聯動,貴州正走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足球發展之路。
青訓體系從“分散”到“系統”,是最顯著的突破。“一主四輔”機制,將畢節市、貴陽市、遵義市、黔南州、黔西南州五個市州納入重點發展區域。“經過幾年的發展,貴州足球青訓梯隊建設已見雛形。” 田建介紹,以黔西南州為例,通過賽事選拔建立了U8至U13年齡段梯隊運動員大名單,每個梯隊有數十人組成人才庫。
黔西南州足球協會會長黎堅表示:“今年計劃將梯隊建設延伸到6歲,男女分組訓練,讓孩子更早接觸足球。”此外,還通過“州隊校辦”模式,將優秀青少年集中在優質學校就讀、訓練,形成“小學分散培養、中學集中提升”的培訓體系。
青訓成果的背後,是多方力量的協同。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長期給予貴州支持,支持全省青少年足球活動;公安部定點幫扶的普安、貞豐等地,北京民警長期指導訓練;李寧等企業提供物資支持,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能穿上專業裝備。社會力量的參與讓青訓之路走得更穩。
從魯屯足球小鎮上馳騁的少年,到逐步完善的青訓體系,中西部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正成為貴州足球振興的“催化劑”。正如趙麗娜在開幕式上對小球員們所説:“13歲是故事開始的地方。”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綠茵場上,更多足球少年的夢想,正伴著黔地的清風,悄然生長。(貴州省體育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