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數字引擎轟鳴“中國數谷” 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首次揮旗貴陽
2025-08-25 16:49:0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當虛擬F1賽車的速度激情撞上“中國數谷”的數據洪流,一場數字時代的速度盛宴將全新啟幕。8月27日至8月30日,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將首次駛入貴陽,展開火熱對決。

  數字引擎轟鳴“中國數谷” 激活貴陽電競熱情

  虛擬F1中國公開賽作為全國虛擬體育頭部賽事品牌,頂級模擬賽車賽事,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車迷和虛擬體育愛好者的關注。今年賽事分為FAN GP全民挑戰賽和ELITE CUP精英賽,兩項比賽分別從線下活動與線上競技兩種渠道進行競賽,全面打通賽車愛好者觀賽、參賽、體驗的次元壁,依託創新技術打造的數字賽道,幫助車手實現預演策略、模擬訓練。賽事構建的沉浸式運動場景,大幅降低競技參與門檻,彰顯數字體育對傳統競技模式的革新。兩項比賽決出的優秀選手都將有機會通往MetaSVS總決賽。

數字引擎轟鳴“中國數谷” 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首次揮旗貴陽_fororder_0

往屆賽事現場 供圖 數博會執委會 

  貴陽市作為國家級大數據産業發展集聚區,擁有領先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為虛擬F1中國公開賽的舉辦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數字土壤”。近年來,貴陽市持續以“體育+”融合發展為核心路徑,積極聯動多方資源,通過此次與久事體育的合作引入虛擬F1中國公開賽整套成熟運營體系,不斷培育特色賽事IP,打造産業集聚區,推動數字體育産業蓬勃發展,構建東西部協同新支點。

  作為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的系列活動,虛擬F1中國公開賽與貴陽首次成功牽手,將為當地廣大虛擬體育愛好者提供沉浸式的參與互動體驗,也為貴陽數字體育産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將以“賽事西進”模式推動東西部虛擬體育資源互補——以F1賽事的頂尖技術生態和國際化經驗賦能貴陽數字基建,為虛擬F1開拓聯動空間。

  玩法多樣品豐厚 巔峰對決一觸即發

  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貴陽大獎賽將分為線上選拔賽和線下賽,賽事採用PC端Steam平臺《F1 25》遊戲,完美還原真實賽車的物理特性和賽道細節。

  線上選拔賽已于8月17日完成,排名前10名的車隊將前往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參加8月29日至8月30日進行的貴陽大獎賽,通過排位賽以及正賽,確定最終前三名車隊。

數字引擎轟鳴“中國數谷” 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首次揮旗貴陽_fororder_2

往屆賽事現場 供圖 數博會執委會 

  獎金方面,冠軍將獲得2萬元,亞軍和季軍獎分別獲得1萬元和5000元,第四至第十名將分別獲得2000和1000元獎金不等。

  除了緊張刺激的貴陽大獎賽之外,FAN GP 貴陽站也將同步火熱上演。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司機,都可以報名參賽,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具體報名及參與信息敬請關注“貴陽體育”公眾號。

  此外還有面向全民參與的飛行圈挑戰賽,只需在現場排隊報名參賽,即可駕駛虛擬F1賽車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等賽道飛馳。同時現場還設有圈速天梯榜單,當日圈速榜前5名將獲取賽事精美獎品。

  數字體育聯動現實 共築賽事經濟新標杆

  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貴陽大獎賽作為“貴陽數智體育嘉年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觀眾帶來多場精彩的虛擬體育巔峰對決。同期,嘉年華還將精彩呈現2025中國無人機足球聯賽貴陽站。該項賽事以“科技+體育”為特色,將足球競技從地面搬到了空中,打破平面局限,在三維空域展開角逐,同樣值得期待。

數字引擎轟鳴“中國數谷” 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首次揮旗貴陽_fororder_7

往屆賽事現場 供圖 數博會執委會 

  另外,賽事方將聯動當地以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貴陽大獎賽舉辦為契機,將數字體育積極融入城市消費場景,這不僅是對賽事場景的延伸,同時也將實現賽事與文化、旅遊、商業有機融合,推進“文旅商體展”聯動發展,釋放促消費的“乘數效應”,助力貴陽打造“賽事經濟”新標杆。

  當甲秀樓的飛檐與賽車的尾流在數字空間交相輝映,讓我們期待2025虛擬F1中國公開賽與貴陽一起解鎖新科技,釋放驅動力,為車迷們帶來更多精彩紛呈的賽車盛宴,共同開啟數字體育發展的新篇章。(文 趙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