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這片多彩的土地上,從精美的苗繡,到獨具匠心的銀飾製作,再到古樸馬尾繡等,這些非遺技藝承載著貴州各民族文化記憶。然而,在現代經濟浪潮的衝擊下,非遺傳承與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資金短缺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瓶頸。郵儲銀行貴州省分行敏銳洞察到這一問題,積極擔當作為,以實際行動聚焦核心非遺技藝傳承,通過一系列創新金融舉措,為貴州非遺企業注入強大動力,助力非遺工坊升級,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繡娘正在製作衣服 攝影 陸丹
噠噠作響的縫紉機針上下翻飛,繡娘們指尖牽引著五彩絲線,在黔西南州興義市民族風情街的貴州晶晶民族文化旅遊産品開發有限公司工廠裏,一件件精美的民族服飾逐漸成型,這是一個紮根民族服飾30年的企業,企業負責人聶聲瓊用時間證明了對傳統服飾的熱愛,她説她做的是一份美麗事業。
聶聲瓊自幼便看著母親、祖母用針線在土布上繡出苗族的布依族的“水波紋”,之後她在服裝廠做設計工作。2005年,積累了一定技術和人脈的聶聲瓊,創辦了貴州晶晶民族文化旅遊産品開發有限公司的前身。最初只有幾個繡娘跟著她幹,訂單少、資金緊,她常常自己墊錢採購布料。
“我的一些員工一直跟著我,再難的時候都不離開,一直推動我走到現在。”憑著這份執著與堅守,聶聲瓊帶領團隊一點點打開市場,從承接本地小批量的民族服飾定制,到逐漸接到更多的訂單,作坊慢慢發展成如今的企業。
然而,就在企業穩步發展時,“甜蜜的煩惱”找上門來。去年年初,公司接到多筆訂單,但高興過後,聶聲瓊卻犯了難——要完成訂單,需要採購大量高品質的苗布、絲線和銀飾配件,前期資金投入不少,而公司當時的流動資金一時難以湊齊。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郵儲銀行黔西南州分行的客戶經理了解到公司的困境。迅速制定了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簡化審批流程,僅用一週時間就為公司發放200萬元的信貸資金。
拿到這筆資金後,聶聲瓊第一時間採購了原材料,組織繡娘們加班加點趕制訂單,去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聶聲瓊常常對員工説:“我們做的不僅是一份美麗的事業,更是在守護民族的文化。”
現在,走進貴州晶晶民族文化旅遊産品開發有限公司的工廠,不僅能聽到縫紉機的噠噠聲,還能看到她用平板電腦設計衣服新紋樣的場景,創新成了她的企業新的增長點,企業還曾原創少數民族手辦——苗族服飾酒瓶套,既有民族特色,又非常實用。
聶聲瓊表示,未來她計劃用更多資金投入到非遺技藝的傳承和創新中,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習傳統技藝,而郵儲銀行也承諾將持續為公司提供金融支持,共同助力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彩。
當地繡娘製作馬尾繡 攝影 陸丹
繡娘潘懈還是跟著祖母學繡的小姑娘時,就常蹲在祖母身邊,看她將浸過青漆的馬尾繃在土布上,用五彩絲線一圈圈纏繞,慢慢勾勒出水族“銅鼓紋”裏的日月星辰,“蝴蝶媽媽”傳説中的生靈百態。後來,村裏的年輕人陸續外出打工,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看著日漸冷清的村寨,潘懈像被針扎似的:“要是馬尾繡沒了,我們水族的根就少了一塊。”
三都縣安娜娜馬尾繡製品有限公司的織布車間 攝影 陸丹
2017年,潘懈帶著僅有的積蓄從外地返回三都,租了一間小門面想重拾這門老手藝。起初她只集了五六個同樣懂刺繡的鄰裡姐妹,後來成立了三都縣安娜娜馬尾繡製品有限公司,開了製鞋廠以及織布廠,帶著鄉里幾十人一起奮鬥。
2023年遇到資金困難,繼續資金採購原材料,郵儲銀行黔南州分行“金融賦能非遺”專項服務團隊找到了她。團隊成員跟著潘懈走進她的企業,摸了摸她珍藏的老繡片,聽她講水族刺繡裏的文化故事,也摸清了她的資金困境。“第二天就帶著貸款方案來跟我談,説可以給我辦政府貼息的小額信用貸款,手續簡單、利率還低。”潘懈説,沒過多久,批了15萬元信貸—— 這筆錢緩解了當時的物資急需。
郵儲人員講解相關金融內容 攝影 陸丹
拿著這筆錢,潘懈先採購了足量的原材料,趕制出了積壓的訂單。目前,她開設了免費培訓班,走村串戶動員更多水族婦女來學手藝:現在廠裏有30多個固定員工,算上兼職的繡娘,一共有60多人。
如今,潘懈的公司不僅能生産傳統的馬尾繡服飾、背扇等,還推出不少文創産品。
郵儲銀行的金融支持並非孤例。近年來,三都縣以“非遺+旅遊”“非遺+文創”為抓手,深挖水族文化內涵。推動馬尾繡從傳統手工藝向品牌化、市場化轉型。(文 張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