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5年“一帶一路”中外媒體採訪團抵達貴州省安順市,對明代軍事文化遺産天龍屯堡進行實地探訪。該屯堡始建於1381年,至今仍較為完整地保存了石頭建築群、地戲、服飾等明代風貌,被譽為“明代歷史的活化石”。多位外國媒體代表在參觀過程中點讚天龍屯堡的文化保護與活態傳承,稱其模式值得世界借鑒。
2025年“一帶一路”中外媒體採訪團在安順天龍屯堡進行實地探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冰 攝
緬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欽貌佐(Khin Maung Zaw)對屯堡文化保護給予高度評價:“這裡完整保留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看著這些房屋,走在這片土地,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六百年前。”在參觀途中,欽貌佐(Khin Maung Zaw)特意在當地集市為女兒選購了一支少數民族銀飾髮簪,作為此次中國之行的紀念。
緬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欽貌佐(Khin Maung Zaw)向記者展示在天龍屯堡“淘”到的少數民族銀飾髮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冰 攝
緬甸國際廣播電臺主持人瑞德班(Zwe Thet Paing)對屯堡建築倍感親切。他向記者分享,屯堡的石砌民居和巷道佈局與他緬甸家鄉的傳統建築頗為相似,在安順天龍屯堡漫步,仿佛回到了他的童年時光。“一回國我就要告訴我的媽媽,貴州這個美麗的地方,值得來千千萬萬次!”
緬甸國際廣播電臺主持人瑞德班(Zwe Thet Paing)與貴州當地婦女合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冰 攝
柬埔寨仙女電視臺國際新聞高級編輯提納·欽(Tyna Chhim)則認為:天龍屯堡為國際遊客理解中國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也為跨文化對話搭建了良好平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可以借此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充分交流互鑒。”提納·欽説。
柬埔寨仙女電視臺國際新聞高級編輯提納·欽(Tyna Chhim)接受媒體採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冰 攝
據悉,天龍屯堡近年來通過文旅融合發展,既有效保護了傳統文化,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本次“一帶一路”中外媒體採訪行還將繼續深入貴州多地,了解當地在生態保護、産業發展等方面的創新實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鈺 鄧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