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生命接力·大愛傳遞”為主題的貴州省2025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宣傳活動在觀山湖區悅然時光舉辦,現場吸引了2000余名群眾參與,發放宣傳物資2000余份,共招募志願者256人。
據悉,本次活動由貴州省人體器官與細胞組織捐獻管理中心、貴陽市紅十字會主辦,觀山湖區紅十字會承辦,貴陽市觀山湖區紅十字龍韻救援隊執行。活動以“故事分享+科普+服務”的模式開展,旨在進一步普及“三救三獻”知識,提升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知識的普及率和知曉率,讓“生命接力·大愛傳遞”理念深入人心。
當天,活動以“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為引,拉開溫暖序幕。
“我們轄區的居民吳庭綽,這位退休高級工程師、老黨員,生前便決定無償捐獻遺體,家人從最初的不解到全力支持,最終助其成為‘大體老師’。”受其家人委託,主持人現場講述了觀山湖區金陽街道的一名普通居民吳庭綽無償捐獻遺體的故事,現場觀眾聽得認真,皆被吳老的事跡所打動。
隨後,志願者向居民發放宣傳手冊,介紹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無償獻血的重要社會意義,並引導大家觀看展板及視頻。
“器官捐獻需要哪些流程?”“法律如何保障?”……展板上圖文並茂的“三救三獻”知識,搭配器官捐獻主題宣傳視頻,系統解答了公眾疑問。有獎搶答環節中,居民踴躍舉手,參與搶答。現場同步開展了造血幹細胞捐獻、無償獻血、應急救護等知識的普及宣傳。
活動中,工作人員還指引公眾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小程式、“貴陽市紅十字會博愛平臺”服務號便捷登記,並邀請中醫醫生現場提供脈診、體質辨識及慢性病調理指導。“醫生不僅號脈,還教了我食療方法,太貼心了!”居民李大爺點讚道:“這樣的活動很有趣,讓我們既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又能學到知識。”
“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生命、傳遞大愛的崇高事業。當生命走向終點,捐獻者以最後的饋贈讓器官在他人身上延續,不僅詮釋了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更彰顯了人間大愛。”觀山湖區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區紅十字會將持續開展“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宣傳活動,用鮮活案例講好大愛故事;同時優化志願者服務體系,聯動更多社會組織,讓“生命接力·大愛傳遞”的溫暖之光照亮更多角落。(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婷 歐陽春)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