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在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省應急管理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救災安置、損毀設施修復等相關情況。下一步,湖北省將有序做好各項工作,儘早恢復受災地區生産生活秩序。在做好現實的“復”的同時,著眼長遠的“治”,彌補短板,進一步提升災害治理、城市排水防澇等能力。
受災特困家庭納入冬春救助
2020年汛期時間長、受災群眾多,當前集中安置的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情況如何?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楊光武介紹,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專門印發通知,明確“十有”具體要求,即確保受災群眾有吃、有喝、有住、有穿、有醫療服務點、有洗澡地方、有衛生間、有標識、有專門管理人員、有受災群眾臺賬。據統計,高峰時期,全省設有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1069個,安置4.1萬餘人。目前仍設有安置點233個,集中安置6227人。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先後派出13個工作組對安置點進行了督導。從督導情況看,各地在人力、財力、物力和場地等配套設施上不斷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十有”要求得到較好貫徹落實。當前,正在抓緊核定災情,對特別困難的家庭將納入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範圍,實現應救盡救。
恩施市沙子壩滑坡災情發生後,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及時調度安能集團、電力、移動、電信、地質等救援力量參與應急搶險,緊急轉移群眾2045戶8731人,未造成人員傷亡;應急管理部下撥3000萬元救災補助資金,湖北省應急管理廳下撥2000萬元省級應急救災資金用於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滑坡核心區106戶455人房屋受損無法居住,恩施市擬進行搬遷安置,正在進行地質勘探;通過應急保供、提升取水能力等措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得到初步解決。
群測群防群專結合防地災
地質災害具有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和動態變化等特點,防範難度大,預報難度更大。梅雨期剛結束,山區和丘陵區山體土壤飽水,穩定性降低,既要防範局地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也要警惕突然放晴後,山體水分快速蒸發引發地質災害。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曾環宇介紹,湖北省立足“以防為主”理念,依託群測群防和群專結合體系,及時發出地災預警,及時避險撤離,避免人員傷亡。2020年全省已成功預報34起地質災害,減少經濟損失2995萬元,其中恩施市沙子壩滑坡就是一起典型的成功預報案例。截至目前,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無人員傷亡,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總體穩定。
據了解,全省持續開展調查評價,已找到地災隱患點1.5萬餘處,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逐點明確網格責任人。同時,強化監測預警,結合氣象預報和地質條件,分區域、分時段開展會商研判,及時發佈防範工作提示信息;組織巡查排查,各級政府履行主體責任,把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納入群測群防體系,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隱患點,加密巡查排查。此外,提高科技支撐能力,探索在重點區域布設普適性專業監測設備,動態捕捉變形跡象,自動發出預警。
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能力
湖北省梅雨期先後遭遇9輪區域性強降雨過程。湖北省住建廳總工程師談華初介紹,全省共排查出城市重要易漬水點310多處,疏撈、維護排水管渠6100余公里,調試檢修城市排水泵站140余座。各地排水部門在汛前全面排查城市易漬水點,逐一明確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加強巡查,及時清疏排水管渠,消除各類隱患,提升汛期排水管網過水能力。根據氣象預警信息,提前安排搶險人員、材料及設備駐守易漬水點位,及時應對和處置強降雨造成的積水問題。全省累計出動搶險力量7.6萬餘人次,各類抽排設備和車輛近萬台次,累計抽排水量超過11億立方米。恩施州清江上游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發生滑坡,城區供水中斷。省住建廳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急調國家供水應急救援車輛星夜馳援,同步協調周邊地市力量火速支援,于7月28日上午9時,恢復恩施城區供水。
下一步,該廳計劃全面排查摸清城市“易漬易澇點”底數,找出城市排水防澇系統存在的突出短板,重點謀劃推進一批排水防澇補短板項目,並列入全省城市補短板工程加以推進,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明顯成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 龍華 通訊員 周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