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民健身“五項五進”首場省級現場教學進高校 新生“第一課” 學跳廣播體操
范曉紅(中)指導新生技術動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時龔 攝)
提及大學新生入校教育,多數人第一印象想到的都是軍訓。而在武漢文理學院體育學院,一場特別的入學儀式讓學生真切體會到了“崇尚人人體育”的運動樂趣。9月23日,由省體育局主辦的湖北省全民健身“五項五進”首場省級現場教學活動走進該校,在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華中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教師範曉紅的示範下,120余名大一新生認真地學起了第九套廣播體操。
別樣“軍訓”不簡單
“拇指扣住拳眼,原地踏步,身體不要晃動,保持微笑。”隨著范曉紅的口令,學生們抬起雙腿展開了別樣“軍訓”。
廣播體操看似簡單,但每一個動作的準確度、幅度和力度的背後都是有標準要求的,“手臂伸出去橫就是橫,豎就是豎,動作要輕鬆而不懈怠,有力度而不僵硬。”為了便於學生們快速掌握要領,范曉紅先是在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採取每兩節分段教學,用簡單直白的話語傳遞要領,而後帶領大家跟隨音樂節奏反復練習。
在范曉紅充滿感染力的引導下,學生們基本掌握了動作要領。當大家被分成6個小組練習時,問題出現了,比如全身運動,大家跳著跳著就手忙腳亂,有的小組動作看似標準,實際上錯都錯的非常一致,引來一陣哄笑。經過范曉紅指導糾正後,3支優選隊伍迎來了最後的PK,伸展、擴胸、體轉、跳躍運動……此時,大家的一招一式整齊規範、動感十足,盡顯風采活力。
體教融合樹觀念
此次現場教學時長1個半小時,老師教得盡心,學生們學得認真。彭捷是該校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新生,這一課與他未來的理想很對口,“廣播體操以前也跳過,但這還是第一次系統學習,在校期間我還要掌握各種體育技能,考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未來走出校園我要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更多人。”
范曉紅曾參加全國第九套廣播體操創編工作,在她看來,廣播體操是最有效的健身方式,非常適合在學生群體中推廣。而這次廣播體操進校園也是落實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踐方式之一。在授課結尾時她對同學們説:“大家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健康的身體一定要擺在第一位,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能夠讓大家形成自主、持續、科學健身的運動觀念。”
全民健身“五項五進”活動是我省“健康湖北 你我同行”全民健身戰疫情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自五月份全面啟動以來,已在全省13個市州、103個縣市開展1000余場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省體育系統還將陸續組織世界冠軍、運動專家走進機關、社區、村莊、學校、企業,採取現場教學的形式,普及推廣太極拳(含太極劍)、八段錦、廣場舞、健身操(含啦啦操)、廣播體操等五個項目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詩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