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兩端”的脫貧攻堅力量——超大城市擺脫絕對貧困的武漢經驗
2020-09-27 09:42:4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閱讀提要

  在湖北乃至中國中部,武漢是龍頭城市,目前該市8851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71個貧困村,2018年全部脫貧出列,提前2年完成預定工作目標。擁有超千萬人口,武漢充分挖掘巨大的城市消費潛力,暢通扶貧産品銷路,激活需求端,巨大需求逆流而上,塑造符合市場秉性的扶貧産業端,探索出一條獨特的脫貧攻堅之路。

  激活需求端

  “土味”擺滿扶貧專櫃

  千萬級人口催生的龐大消費需求,是武漢市開展扶貧工作的獨特優勢。

  9月23日,武漢消費扶貧專館·武昌館內,顧客絡繹不絕。汪集雞湯、蔡甸野藕、江夏蜂蜜,約400種特色農産品在售。同類産品,比市價便宜一成多。

  武漢消費扶貧專館·武昌館佔地約70平方米,位於武昌區機關荊南街辦公區,是武漢市第一家消費扶貧專館。門口兩台帶有保鮮功能的無人售貨櫃,走進館內,猶如一家小超市。

  “消費者覺得價廉,是因為商品全部從貧困地區直採,省去了中間環節。”武漢消費扶貧專館負責人陶飛説,除了現場購買,市民還可通過“武房小店”生鮮電商小程式在線下單,由物流專門配送或現場提貨。9月8日揭牌以來,武漢消費扶貧館·武昌館日均客流達200至300人次,銷售額達10萬元。目前,青山區扶貧專館正在建設中,計劃于十一假期之後開業。

  除了“商超化”的消費扶貧專館,武漢市還在機關單位、企業的小超市、小賣部,開設消費扶貧專區,並在街頭巷尾布設無人值守的消費扶貧專櫃。2020年底前,將建設50個專館、100個專區,布設1000個專櫃。明年,專櫃數量將突破2萬個。

  “扶貧專館、專區和專櫃,是消費扶貧的‘神經末梢’,背後是設備供應、系統運營、物流配送、市場渠道等各方資源的整合。”武漢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説,全市發動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積極申報省、市級扶貧産品認定,動員上百家農副産品企業設立網上專區專銷扶貧産品。目前,全市通過省、市級認定的扶貧産品有1301個、供應商294家。

  一面是打通渠道,一面是激活需求。武漢市還鼓勵預算單位採購扶貧産品,工會會員消費扶貧産品。按照規定,武漢市各級預算單位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産品不低於本單位當年消費農副産品總金額的25%。這就意味著,機關單位食堂,每年至少四分之一的食材,是從貧困地區採購的扶貧産品。

  重塑産業端

  農企與貧困戶深度融合

  每週,陶飛都會走訪熱銷農産品的産地村,提前預訂下一週的扶貧産品。所有消費扶貧專館、專區和專櫃的銷售數據,及時匯總報送給當地扶貧辦,用於指導、優化扶貧産業的發展方向。

  龐大的消費市場,催生了對農副産品的巨大需求。這股需求又逆流而上,正重塑武漢扶貧産業佈局。

  9月24日,新洲區三店街徐貴村千畝瓜蔞種植基地,滿眼翠綠,11月中旬,這些瓜蔞就將大面積成熟。“它們早被全國各地的客商訂光了。”武漢中農瓜蔞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若薇難掩興奮。

  徐貴村,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村,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在村裏的,年齡大多五六十歲以上,村裏成片的土地荒蕪。2016年,原本在外工作的蔡若薇和父親回鄉創業,用4年打理出一個面積達1040畝的瓜蔞種植基地。蔡若薇找來村裏的貧困戶,手把手傳授瓜苗種育知識,並優先安排他們到基地就業。

  今年38歲的黃桂花是一位聾啞人,2018年丈夫去世,家裏10歲的兒子和70多歲的婆婆,全指望她“討生活”。3年前,她成為瓜蔞種植基地的一名工人,負責篩選和炒制瓜子。憑著專注和細心,黃桂花成了炒瓜子高手,僅工資一項,年收入2萬多元。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瓜蔞基地為附近3個村的200多個農戶提供就業崗位。其中就業貧困戶有40余戶,戶均年收入都能達到2萬元左右。

  從2018年開始盈利,千畝瓜蔞種植基地的銷售額,以年均25%至30%的速度穩增。眼下,蔡若薇又準備擴大種植規模,年底將增加近1600畝。徐貴村也籌劃依託種植基地打造“瓜蔞小鎮”,拓展産品深加工、鄉村休閒旅遊、立體種植等項目,為周邊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順著消費端摸索出的産品需求,激活了武漢産業扶貧的“一池春水”。

  2020年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出了一道“加試題”。“農業企業是産業扶貧的核心,企業紅火,村民才能穩定增收。”武漢市出臺八條“硬核措施”,幫助貧困人口和農業企業渡過難關。該市提出,對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1個月及以上的,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實現就業1年以上的,給予2000元/人的吸納就業獎補。對在復工復産後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達到務工人數10%以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先推薦評比省級、市級相應扶貧榮譽或稱號。

  從擺脫絕對貧困

  到解決相對貧困

  站在已擺脫絕對貧困的新起點上,如何解決相對貧困,是武漢市面臨的全新考題:全市動態監測出脫貧不穩定戶25戶、63人,邊緣易致貧戶37戶、120人。

  武漢強化預警監測機制,重點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進行預警監測,對新識別貧困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染疫貧困戶等“四類對象”進行動態管理。

  目前,武漢市對62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等,採取“一對一”“一事一議”幫扶。出臺《武漢市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施辦法(試行)》,對因病、因學、因殘、照料老人、育幼、住房等剛性支出較大,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可支配收入扣除剛性支出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於武漢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的家庭,提供及時救助。

  武漢市還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作用,探索將“防貧保”作為防止貧困邊緣人口入貧、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重要手段。目前,蔡甸、新洲、黃陂、江夏4個新城區的農村地區已實現“防貧保”全覆蓋。“防貧保”確立了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災致貧三種保障方式,基本覆蓋貧困邊緣人口致貧的主要風險。

  “防貧保”保費由財政單獨列支,不佔用扶貧專項資金。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分別按每人每年100元、70元、70元、70元的標準,各安排財政資金作為保費。去年以來,4個區共理賠2083人次,賠付金額超過1600萬元。

  武漢市扶貧辦介紹,目前,武漢市暫未發現新增的返貧致貧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王成龍 通訊員 林建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