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投資10多億元修復江山勝跡 襄陽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2020-11-09 10:09:0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奔騰的漢江、連綿的峴山,見證著襄陽悠久的歷史。11月初,峴山孟浩然、伏羲摩崖石刻及山體修復工程初步完成,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峴山位於襄陽古城東南,漢江西畔,是中華歷史文化名山。李白、杜甫、蘇軾、歐陽修、范仲淹等歷代文人多來遊歷,羊祜、岳飛等名將曾在此駐守;唐代大詩人孟浩然有詩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峴山一度成為磷礦和石灰礦的採石場。多年的開山炸石,留下巨大的斷崖和採礦坑。峴首山上的古跡,歷經多次損毀,漸次成為亂墳場。

  近年來,襄陽智谷文化開發公司投資10多億元,依山就勢,將峴山斷崖改造成雕像,將礦區綠植為景區;在峴首山遷墳800多座,並重建峴首亭、墮淚碑、羊杜二公祠等5處歷史文化建築。襄城區政府人士介紹,僅改造佔地26畝的1號礦坑,相關企業就投入4000萬元,綠化面積達1.7萬平方米。

  11月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上峴山,首先看到的是巨大孟浩然摩崖石刻,該雕像高50米、寬90米,孟浩然手舉酒杯,高臥半眠,目視前方。石壁上,還鐫刻著流傳千古的《春曉》詩句。繼續前行,華夏始祖伏羲頭像迎面而來。該石刻高達76米、寬230米。西晉皇甫謐所作史書《帝王世紀》載:“伏羲葬南郡,在襄陽”。伏羲頭像的凸凹山體施工時,眼睛內可站工人20人,鼻孔裏可站6人。

  石刻對面,是修葺一新的峴首山。新建的峴首亭高約60米,石木結構,共有7層。登高遠眺,但見漢水蜿蜒,山巒秀美,江山如畫。

  三國晚期,大將軍羊祜、杜預常到峴首山踏遊,謀劃“歸晉統一”的大業。孟浩然詩云:“羊公碑尚在,讀罷淚粘襟。”新立的墮淚碑上,篆刻的是西晉文學家李興的《晉故使持節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之碑》文。

  據介紹,這也是墮淚碑在歷史上的第9次立碑。(湖北日報記者夏永輝、通訊員曾慶紅、甘延成)

投資10多億元修復江山勝跡 襄陽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峴首山上的峴首亭。(通訊員 史祎 攝)

  峴首亭

  晉代以來,為了紀念羊祜的登臨,人們在峴山上建峴山亭,唐代李白、元稹、孟浩然等均有詩歌吟誦。

  北宋熙寧三年(1070),時任光祿卿的史炤重建峴山亭,歐陽修為之寫下名篇《峴山亭記》。

  在《峴山亭記》一文中,歐陽修並沒有隱晦峴山之小,反而開篇以“望之隱然”、“諸山而小者”來大大彰顯,然後引出人羊祜、杜預的話題,進而分析“立德甚于立功”的儒家政治價值觀。

  明代以後,峴山亭改稱峴首亭,原址上因戰亂與各種原因,屢經興毀重建,還曾遷建他處,甚至有時期同時存在有峴山亭與峴首亭二亭。形制也不再是單純的亭,清光緒時最後一次原址重修為塔,與峴山上的塔——文筆峰合二為一,仍稱峴首亭。

  襄陽市此次重修的峴首亭,是將亭閣塔合一的紀念性建築,是一座有著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紀念性載體。

投資10多億元修復江山勝跡 襄陽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有史以來第9次重樹的墮淚碑。(通訊員 史祎 攝)

  墮淚碑

  墮淚碑是襄陽百姓為紀念三國末期西晉征南大將軍、太傅羊祜而立的。

  羊祜鎮守襄陽時,與吳國相持。晉軍收割吳國稻田以充軍糧,但每次都要用絹償還。打獵時,羊祜約束部下不許越界。如有禽獸先被吳國人所傷,再被晉兵獲得,他都送還對方,因而讓吳人心悅誠服。對此,陸遜的兒子陸抗,心中很清楚,也約束部下將士以德服人。很長一段時期,晉吳兩國的荊州邊線處於和平狀態。

  羊祜與陸抗對壘,雙方常有使者往還。一次陸抗生病,向羊祜求藥,羊祜馬上派人把藥送過來。吳將怕其中有詐,勸陸抗勿服,陸抗不疑,並説:“羊祜豈鴆人者!”仰而服下。

  羊祜、陸抗去世後,西晉大將軍杜預按照羊祜遺策,出兵滅吳,實現了全國統一。

  羊祜生前鎮守襄陽10年,大行德政,做了很多惠及民生的實事,所以受到襄陽百姓的感念,百姓總是望碑墮淚,所以後人又稱之為“墮淚碑”。

  墮淚碑為什麼要立在峴首山呢?原來,這裡是羊祜生平憩遊之所,《晉書·羊祜傳》記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咏,終日不倦。嘗慨然嘆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

投資10多億元修復江山勝跡 襄陽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孟浩然摩崖石刻。(通訊員 史祎 攝)

  孟浩然與峴山

  孟浩然(689年—740年),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峴山是孟浩然與朋友多次遊覽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與諸子遊峴山》。全詩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據記載,孟浩然墓在峴山余脈東鳳林南麓,清末仍存土冢。故襄陽市在峴山打造孟浩然的摩崖石刻雕像,非常恰當。

  峴山摩崖石刻雕像中,孟浩然呈半臥姿勢,頭部後方是石刻山竹,右側身前是石刻書案、毛筆,左前方是石刻五言律詩《春曉》,全詩云: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及伏羲石刻雕像,均由國內著名雕刻大師聶承興負責設計,由河北鑫特園林建築雕塑有限公司製作完成。

投資10多億元修復江山勝跡 襄陽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伏羲摩崖石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謝勇 攝)

  伏羲與襄陽

  伏羲,傳説中的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一。傳説他的功績有教民漁獵、變革婚姻、始造文字、發明樂器等,

  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雲:“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魏晉南北朝時,世人為紀念伏羲,曾在襄陽峴山的中段紫蓋山上,修建石頭建的伏羲廟,廟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廟前有石制牌匾,香火興盛。

  據了解,雕刻伏羲及孟浩然兩組摩崖石刻,總石方量6萬餘立方米,其中伏羲雕像佔大部分。

投資10多億元修復江山勝跡 襄陽峴山文化地標群成形

連綿起伏的峴山群山(近處為在建的襄陽市博物館新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謝勇 攝)

  峴山

  襄陽峴山,通常指城南的峴首山、鳳凰山等連綿山體,包括20余座大小山峰,起于城西10里的萬山,終於城南20余裏的百丈山,包括虎頭山、望楚山、扁山等丘陵山體。

  原本“小而高”的山,都可稱之為峴山。如今,襄陽峴山獨擅“峴”名,是因其厚重的歷史文化。

  襄陽峴山及附近,到處是名勝古跡。有著“中國私家園林鼻祖”之譽的鳳凰山習家池,羊祜的墮淚碑與杜預的沉潭碑,劉表墓與杜甫墓,張公祠和高陽池,王粲井及蠻王洞等,蜿蜒數公里。

  峴山腳下的襄陽古城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名將白起、朱序、關羽、岳飛、李自成等曾在此征戰,現有劉備馬躍檀溪處、鳳林關射殺孫堅處等遺跡。

  峴山東邊,是大詩人孟浩然的隱居地鹿門山;南邊,臨近楚皇城及宋玉故里;北邊,是大書法家米芾的老家;西邊,則是諸葛亮的躬耕地——古隆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江偉兵 曾忠保 整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